[实用新型]隔离开关分闸位置的限位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5136.3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6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朱忠建;邱中军;周海东;衣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全凯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3/6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张婧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开关 位置 限位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柜中的一种限位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开关分闸位置的限位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隔离开关在分闸位置都有冲击和振动的试验要求,同时在分闸到位时还需要进行限位保护,避免二次接线行程开关工作失效,导致分闸无保护、动触头分闸出现问题等现象。但现有隔离开关在分闸位置无有效的防冲击和振动的保护装置,导致在轻量级冲击、振动试验过程中,动触头易损坏;同时在行程开关失效情况下无分闸限位保护也会导致分闸分过等现象。
因此,亟待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振动冲击试验中可有效保护动触头组件的隔离开关分闸位置的限位保护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分闸位置的限位保护装置,包括一基座、间隔固定在该基座上的前静触头组件和后静触头组件,所述前静触头组件上可转动连接有动触头组件,其中处于分闸位置的动触头组件的上方设有用于限制该动触头组件移动的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基座两侧的左、右护板以及位于该左、右护板之间顶护板。该保护装置通过左、右、顶护板在分闸到位时对动触头组件进行有效的限位保护,避免二次接线行程开关工作失效,导致分闸无保护、动触头分闸出现问题等现象。
其中,所述顶护板上具有可容纳动触头组件的第一槽口,该第一槽口与动触头组件靠近后静触头组件的一端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槽口左右两侧与动触头组件之间的间隙均为0.5±0.1mm。
进一步,第一槽口的槽口的横截面为梯形。
再者,所述保护装置靠近前静触头组件处还设有保护块,该保护块与处于分闸位置的动触头组件相平行,且两侧分别与左、右护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块上具有可容纳动触头组件的第二槽口,该第二槽口与动触头组件靠近前静触头组件的一端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第二槽口左右两侧与动触头组件之间的间隙均为0.5±0.1mm。在振动和冲击试验过程中,通过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对动触头组件左右方向的运动的限制,有效降低动触头组件的运动幅度,增强动触头组件其可转动连接处的稳固性,进一步保障隔离开关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槽口边开设有倒角。本实用新型中横截面为梯形的第一槽口以及开设倒角的第二槽口均是为了便于与动触头组件相卡合,增加使用的灵活度。
再者,所述动触头组件通过传动销与前静触头组件可转动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护装置通过左、右、顶护板在分闸到位时对动触头组件进行有效的限位保护,避免二次接线行程开关工作失效,导致分闸无保护、动触头分闸出现问题等现象;其次在振动和冲击试验过程中,通过顶护板的第一槽口和保护块的第二槽口对动触头组件左右方向的运动的限制,有效降低动触头组件的运动幅度,增强动触头组件其可转动连接处的稳固性,进一步保障隔离开关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该隔离开关分闸位置的限位保护装置结构紧凑合理,同时解决了隔离开关试验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以及当行程开关失效时,动触头组件的限位保护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隐藏右保护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全凯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全凯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5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