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3502.1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9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波;范忠军;佟世炜;刘颖;宋铁成;马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H02H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气 自动化 高层建筑 新型 防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科技也飞跃发展,高层建筑物在大城市中非常普遍。然而雷击会导致建筑物损坏、人身伤亡、引起火灾爆炸,时刻危害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高层建筑的防雷十分重要,传统的避雷装置只具有传输电量的功能,不能很好的降低电量,如果传输电量的导线或者导电装置漏电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高层建筑物损坏,人身伤亡或者造成严重的爆炸,如果雷击的电流过大,不能很好的降低电流的效率,进而危害人们,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包括防雷壳体,所述防雷壳体的内腔中通过水平的隔板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第一防护室、第二防护室和降阻剂室,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防雷壳体的顶端插接有若干个避雷针,所述第一防护室的内腔中设有多个浪涌保护器,所述避雷针的下端穿过防雷壳体连接浪涌保护器的顶端,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底端连接有导电棒,所述第二防护室的内腔中设有多个自耦变压器,其中导电棒穿过隔板上的通孔连接自耦变压器的上端,所述自耦变压器的底端连接有导电柱,所述降阻剂室的内腔中填充有降阻剂,其中导电柱穿过隔板上的通孔穿插在降阻剂室内,且降阻剂室内的降阻剂覆盖住导电柱的下端,所述降阻剂室的底端铺设有导电板,所述降阻剂室的底端插接有接地柱,其中接地柱连通导电板。
优选的,所述避雷针的数目为四个,所述浪涌保护器、自耦变压器、导电棒、导电柱和避雷针的数目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避雷针为圆形排列在防雷壳体的顶端,且避雷针所在的圆形中心上的避雷针的顶端最高,其中防雷壳体的顶端为凸起的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防雷壳体在降阻剂室的上端设有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导电柱的底端均未接触导电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方便人们使用,利用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它设备的损害,利用自耦变压器,能够保证经过自耦变压器的电流更平稳,减少高电流对设备的损害,利用降阻剂室,且降阻剂室内填充有降阻剂,降阻剂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其能够形成足够大的电流流通面,在金属接地棒周围形成一个变化平缓的低电阻区域,进而减少电路中受到雷电的冲击,而保护其它设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避雷针遇到雷击时,避雷针导通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导通自耦变压器,然后自耦变压器导通导电柱,进而导通降阻剂室内形成的电流流通面,而降低电流的冲击,最终通过导电板汇流,进而通过导入接地柱接入地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雷壳体1、隔板2、通孔21、第一防护室3、第二防护室4、降阻剂室5、避雷针6、浪涌保护器7、自耦变压器8、导电棒9、导电柱10、导电板11、接地柱12。
具体实施方式
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包括防雷壳体1,防雷壳体1的内腔中通过水平的隔板2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第一防护室3、第二防护室4和降阻剂室5,防雷壳体1在降阻剂室5的上端设有进料口,隔板2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1,防雷壳体1的顶端插接有若干个避雷针6,避雷针6为圆形排列在防雷壳体1的顶端,且避雷针6所在的圆形中心上的避雷针6的顶端最高,其中防雷壳体1的顶端为凸起的圆弧状,第一防护室3的内腔中设有多个浪涌保护器7,利用浪涌保护器7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它设备的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35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前放电避雷针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负离子发生模组的脉冲频率增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