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气采样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1907.1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6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葛文龙;王炜;俞政;胡峥;徐卫强;蒋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气采样仪。
背景技术
大气采样仪是一种用于采集大气污染物或受到污染的大气的仪器或装置,采集时一般常用过滤法采样,通过内部设置的收集器、流量计和抽气动力系统,收集定量体积的气体中含有的杂质,从而得出检测的气体的相关数据。
授权公告号为CN205844034U的中国专利文件《一种大气采样仪》中公开了一种大气采样仪,包括采样头、进气管、吸气机构、连接管、检测箱、出气管、第一搅拌机构、多个第二搅拌机构、动力单元,采样头安装在进气管的第一端,进气管的第二端与吸气机构连接,连接管道第一端与吸气机构连接,连接管道第二端置于检测箱内,检测箱内放置有吸收液,吸收液的液面置于连接管的第二端的上方,出气管的第一端置于连接管的第二端的上方,出气管的第一端置于检测箱内并置于吸收液的液面的上方。
工作时,吸气机构通过进气管将被测气体从采样头处吸入检测箱中,检测箱中设置的吸收液将被测气体中的杂质吸收,从而完成检测工作。
但是,上述方案中由于其只设有放置有吸收液的检测箱,从而只能通过吸收液与被测气体中含有的特定成分发生反应,才能够反应出被测气体中某一项的测定值,比如含硫量,不能多方面的反应被测气体的多项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气采样仪,具有能够检测气体中的多种指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大气采样仪,包括采样器主机,采样器主机上表面设有连通于采样器主机内部的切割器,切割器位于采样器主机内的一端上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抽气装置,,采样器主机侧壁上还开设有用于排出被测气体的出气口,进气管远离切割器的一端还连通有样品收集器,样品收集器包括多个用于收集不同样品的处理腔室,且处理腔室上均设有与进气管连接的接入口以及用于排出经过检测后的气体的排气孔,样品收集器竖直设置且中间设有转动轴,转动轴连接有驱动样品收集器发生转动的驱动组件,多个接入口处于绕转动轴的同一个圆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采样器主机内设有多个用于收集不同样品的处理腔室,从而只需要进气管接入不同的接入口即可对检测气体进行不同指标的测定,由于多个接入口处于绕转动轴的同一个圆周上,因此只需转动样品收集器即可达到不同的接入口与进气管的连接或脱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样品收集器发生转动的槽盘、驱动槽盘发生转动的驱动盘、以及驱动驱动盘发生转动的转动手轮;槽盘与转动轴固定连接,驱动盘转动连接于采样器主机的侧壁上并抵接于槽盘上,转动手轮位于采样器主机外部且设有与驱动盘一体设置的驱动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要在采样器主机的外部驱动转动手轮即可带动驱动轴发生转动,从而带动与驱动轴一体设置的驱动盘发生转动,进一步的驱动盘带动槽盘转动转动,从而带动样品收集器发生转动,让不同的接入口与进气管连接,从而使得气体进入不同的处理腔室中,从而达到收集不同样品的效果,可以检测不同的指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槽盘上设有多个贯穿槽盘的转动槽,驱动盘与槽盘处于不同的两个平面上,且驱动盘上设有通过转动进入和脱离转动槽从而带动槽盘发生转动的驱动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盘与槽盘不处于同一平面,通过槽盘转动带动设置其上的驱动柱进入和脱离转动槽,从而带动槽盘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转动槽数目等于处理腔室的数量且所述转动槽成一端开口的腰型槽设置,且转动槽沿转动轴周向均匀分布,每两个相邻的转动槽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等于每两个相邻的处理腔室的中线所形成的夹角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每两个相邻的转动槽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等于每两个相邻的处理腔室的中线所形成的夹角角度,从而驱动柱带动槽盘发生转动时的角度即是样品收集器发生转动的角度,且正好是每两个接入口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能够使得驱动柱每转动一周即可带动两个接入口的切换,达到进气管连接于不同的处理腔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驱动柱带动槽盘转动的角度等于两个相邻转动槽之间的角度,且每两个转动槽之间还设有限位缺口,限位缺口设有向内凹陷的弧面,驱动盘上设有与槽盘处于同一平面且滑移嵌塞于限位缺口中的限位转盘,限位转盘滑动抵接于弧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缺口的设置,保证了槽盘在驱动盘带动下发生一次转动时不会产生转动角度的偏差,使得接入口能够精确的切换以及和进气管的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1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