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袋式除尘器集灰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6415.3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7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莱特灯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48 | 分类号: | B01D4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器 集灰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袋式除尘器集灰斗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袋式除尘器集灰斗工作时常常会有灰从集灰斗内回流至袋式除尘器中造成二次过滤,影响了装置的效率,同时排落的灰中可能含有大颗粒的杂质,容易堵住排灰口,处理起来耗时耗力,集灰斗满载时质量较大,难以移动,给维护人员带来麻烦。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集灰斗内的灰回流至除尘器内,同时能够过滤较大颗粒的杂质块堵住排灰口,通过脚轮和垫高螺丝,方便固定和短距离移动,同时能够将引灰箱取出,便于随时维护的袋式除尘器集灰斗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集灰斗内的灰回流至除尘器内,同时能够过滤较大颗粒的杂质块堵住排灰口,通过脚轮和垫高螺丝,方便固定和短距离移动,同时能够将引灰箱取出,便于随时维护的袋式除尘器集灰斗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袋式除尘器集灰斗结构,包括集灰斗和引灰箱,所述集灰斗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所述引灰箱,所述集灰斗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所述把手的靠近所述集灰斗的一侧设置有一插销,所述集灰斗的顶部设置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配合所述引灰箱,所述引灰箱的顶部设置有一套部,所述套部延伸至所述引灰箱内的一端连接有一分灰器,所述分灰器内左、右两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倾斜向前向下设置,所述引灰箱内底部设置有弧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焊接有两根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倾斜向前向上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配合有一固定头,当所述插销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插销先后穿过所述引灰箱和所述阶梯槽,所述集灰斗的底部对称设置有4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连接有脚轮。
优选地,所述套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卡箍,通过卡箍,方便实现套部与排灰管结合,增强连接后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固定头为橡胶材料,其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圆形凹槽,当较大的杂质堵住排灰孔时,可以方便地取下底座进行维护,维护后再将底座与分灰器结合完成固定。
优选地,所述集灰斗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连接有垫高螺丝,所述垫高螺丝与所述固定座螺纹连接,所述垫高螺丝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帽,当需要固定集灰斗时,将垫高螺丝拧出至橡胶帽与地面接触,当需要移动时,将垫高螺丝拧紧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能够防止或减少集灰斗内的灰回流至除尘器内,同时能够过滤较大颗粒的杂质块在集灰斗内堆积,通过脚轮和垫高螺丝,方便固定和短距离移动,同时能够将引灰箱取出,便于随时维护,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袋式除尘器集灰斗结构,包括集灰斗1和引灰箱2,所述集灰斗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所述引灰箱2,所述集灰斗1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3,所述把手3的靠近所述集灰斗1的一侧设置有一插销4,所述集灰斗1的顶部设置有阶梯槽5,所述阶梯槽5配合所述引灰箱2,所述引灰箱2的顶部设置有一套部6,所述套部6延伸至所述引灰箱2内的一端连接有一分灰器7,所述分灰器7内左、右两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8倾斜向前向下设置,所述引灰箱2内底部设置有弧形的底座9,所述底座9的顶部对称焊接有两根第二连接杆10,所述第二连接杆10倾斜向前向上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8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0之间配合有一固定头11,当所述插销4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插销4先后穿过所述引灰箱2和所述阶梯槽5,所述集灰斗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4根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底部连接有脚轮13。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套部6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卡箍14,通过卡箍,方便实现套部与排灰管结合,增强连接后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莱特灯具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莱特灯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6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