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臭氧浓度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3675.5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0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强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4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臭氧 浓度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浓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臭氧浓度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一些医药生产车间、污水处理、化工厂、隧道施工、环境检测及危险场所等领域,通常都有进行臭氧检测;而有些经过臭氧处理后的场合,比如商业水族馆、水体消毒等,一般也需要进行臭氧浓度的检测。
传统的臭氧检测仪一般是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或者采用ORP传感器,连接变送器进行检测,最终变送输出标准的电压(1-5V/0-5V)或电流信号(4-20mA/0-10mA),用于连接采集器。也有通过RS485通讯方式,连接采集器进行数据传输。这些通过模拟有线信号的变送输出或者通过串口通讯有线信号的传输,都有其局限性,模拟信号容易受干扰,采用有线信号需要接线,运维成本也高。
现有臭氧检测技术领域很少有无线的臭氧检测仪,更没有采用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的无线臭氧检测仪,而通过其他无线方式实现也都存在一些缺陷,比如采用GPRS通讯方式,信号不稳定且功耗高;采用短距离通讯或组网方式,受通讯距离影响,一般需要再配备一个远传网关。如上述所描述,现有技术中还缺少可以采用电池长时间供电又能长距离上报数据的臭氧浓度检测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采用电池供电的、无需有线方式变送输出或通讯输出的、基于窄带物联网远程通讯的、低功耗的臭氧浓度检测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臭氧浓度检测仪,用于检测臭氧浓度数据,并采用NB-IoT技术与远程平台通讯连接并上报监测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供电单元、主处理器、及与所述主处理器连接的NB-IoT通讯模组、AD转换模块、显示单元、按键电路、看门狗电路、报警输出单元和控制输出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与一信号调理电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与所述AD转换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为所述主处理器、所述NB-IoT通讯模组、所述AD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调理电路、所述传感器、所述显示单元、所述按键电路、所述看门狗电路、所述报警输出单元和所述控制输出单元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可以是电化学臭氧传感器或者是ORP传感器,用于采集现场臭氧原始信号,经所述信号调理电路滤波和放大处理,再经所述AD转换模块进行AD转换处理,并由所述主处理器进行算法运算,计算出臭氧浓度数据,在所述显示单元上输出显示,同时由所述NB-IoT通讯模组定期与远程平台通讯连接,上报包括所述臭氧浓度数据在内的数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输出单元用于臭氧浓度超标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输出单元包括有继电器单元,在所述报警输出单元发出报警信号后,用于控制或执行其他外设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NB-IoT通讯模组是一种基于蜂窝的低功耗窄带物联网通讯模组,优选地,所述NB-IoT通讯模组可以采用包括NB-IoT通讯制式在内的多模通讯模组。
优选地,所述主处理器是一种基于ARM内核的型号为STM32L476的低功耗微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有LDO电路及电源管理电路。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使用低功耗的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及采用低功耗的微处理器,采用合适电池供电,可以长时间使用,不用频繁更换电池;
(2)通过无线通讯替代传统的有线通讯连接或者模拟信号变送输出,没有现场接线,使用便捷、简单,维护方便;
(3)基于通信运营商的基站,信号覆盖面非常广,无线通讯距离可达数公里,不易受地理位置限制,监测数据直接远程上传至云平台;
(4)相对于现有技术,成本更低廉,实现方便,实用性强;
(5)检测数据上报远程平台存储,可以进行数据追溯并进行分析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臭氧浓度检测仪的电路框图。
图1中:1-主处理器、2-NB-IoT通讯模组、3-AD转换模块、4-信号调理电路、5-传感器、6-显示单元、7-按键电路、8-看门狗电路、9-报警输出单元、10-控制输出单元、11-供电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强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强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3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