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尘防结露回风格栅风口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3616.8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5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陆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易诺威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8 | 分类号: | F24F13/08;F24F13/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防结露 回风 格栅 风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防结露回风格栅风口,包括风口板框、风口槽和安装框,所述风口槽内部安装有平行设立的叶片支架,所述叶片支架侧面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若干风口叶片,所述风口叶片内部设有叶片安装孔,所述风口叶片内侧安装有防结露层,所述风口叶片末端安装有防尘挡板,所述风口槽内部安装有防尘网板,所述防尘网板侧面安装有防尘板框,所述防尘板框四角均安装有缓冲垫角,所述安装框内侧设有检修开关。该种防尘防结露回风格栅风口,通过风口板框配合安装框内检修开关能够满足定期的风口清理及检修,通过防尘网板和风口叶片上防尘挡板的双重防尘设计,能够优化风控偶防尘功能,从而保护内部风机,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通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尘防结露回风格栅风口。
背景技术
格栅风口能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降低建筑能耗,以及进行大空间局部热湿环境的控制,逐步成为当今办公楼建筑空调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对办公楼传统空调系统的设计提出新的挑战。传统的办公楼中央空调格栅风口系统为:风机盘管加新风机组空调系统,集中式定风量空调系统,以及变风量空调系统。这些系统通常采用顶棚送风(上送风)的空调方式,它强调送风气流与室内空气的充分混合,由吊顶送出的空气吸收室内产生的全部余热、余湿并稀释污染物,这样使室内所有空间的温湿度基本一致。此种控制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同一使用空间中不同使用者对温度和通风的不同要求。而且,一旦系统安装后,就不便于以后根据需要更改风口的位置。
格栅送风的送风口一般与地面平齐设置,地面需架空,下部空间用作布置送风管或直接用作送风静压箱,送风通过地板送风口进入室内,与室内空气发生热质交换后从房间上部(顶棚或者工作区之上)的出风口排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开始应用到办公楼建筑。特别是80年代中期,英国伦敦的Lloyd,s大楼和香港汇丰银行采用下送风空调系统的成功,引起各国空调技术界的关注。目前,格栅送风系统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处于起步阶段。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防尘防结露回风格栅风口,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防结露回风格栅风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防结露回风格栅风口,包括风口板框、风口槽和安装框,所述风口板框内部安装有风口槽,所述风口槽内部安装有平行设立的叶片支架,所述叶片支架侧面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若干风口叶片,所述风口叶片内部设有叶片安装孔,所述风口叶片内侧安装有防结露层,所述风口叶片末端安装有防尘挡板,所述风口槽内部安装有防尘网板,所述防尘网板侧面安装有防尘板框,所述防尘板框四角均安装有缓冲垫角,所述安装框外侧安装有螺钉,所述螺钉顶部安装有防水塞,所述安装框内侧设有叶片支架紧固端,所述安装框两侧均设有内安装孔,所述安装框内侧设有检修开关,所述安装框一侧安装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风口板框与风口槽固定连接,所述风口板框与安装框通过检修开关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支架与安装框通过叶片支架紧固端固定连接,所述风口叶片与风口槽通过叶片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板框与安装框通过缓冲垫角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防尘网板与防尘板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口叶片与叶片支架通过叶片安装孔固定连接。
所述防结露层与风口叶片固定连接,所述防尘挡板与风口叶片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防尘防结露回风格栅风口,通过风口板框配合安装框内检修开关能够满足定期的风口清理及检修,通过防尘网板和风口叶片上防尘挡板的双重防尘设计,能够优化风控偶防尘功能,从而保护内部风机,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易诺威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易诺威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36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氨氮低COD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饮水机高效供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