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调节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0786.0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4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代展波;陈彬;杨贝贝;姚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0;F24F13/00;F24F13/30;F24F1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调节 设备 | ||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有助于改善换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贯流风扇和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环绕所述贯流风扇设置,其中,以所述贯流风扇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所述热交换器的两端与所述贯流风扇的中心的连线形成的面向所述热交换器一侧的夹角为200°~27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领域,尤其涉及空气调节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空气调节设备的需求也越发多样化,因此,空气调节设备的形式也越来越多。
例如,以往有一种落地式的圆柱形柜机,其具有壳体,在该壳体内设置有贯流风扇以及环绕贯流风扇设置的热交换器。
不过,上述圆柱形柜机相对占地面积较大,不适合地面空间有限的地方配置。
针对上述问题,以往有人提出了竖直挂壁式的空气调节设备,这种空气调节设备能以其长度方向与墙壁的高度方向一致的方式设置在墙角附近的墙面上,因此,能很好地节约地面空间。
在上述竖直挂壁式的空气调节设备中,也可像上述圆柱形柜机那样,在壳体内设置贯流风扇以及环绕贯流风扇设置的热交换器,不过,竖直挂壁式的空气调节设备的壳体尺寸通常比上述圆柱形柜机小很多,热交换器的设置空间受到明显限制,因此,容易导致换热效果不良、设备运转噪音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设备,有助于改善换热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贯流风扇和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环绕所述贯流风扇设置,其中,以所述贯流风扇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所述热交换器的两端与所述贯流风扇的中心的连线形成的面向所述热交换器一侧的夹角为200°~270°。
根据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设备,以贯流风扇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热交换器环绕贯流风扇的角度为较大的200°~270°,因此,即使在供热交换器设置的壳体的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也能有效确保换热面积,有助于改善换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中,优选所述夹角为235°。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中,优选所述贯流风扇具有蜗壳,该蜗壳具有蜗舌部和出风部,所述蜗舌部包括前蜗舌和后蜗舌,所述热交换器包围所述后蜗舌的大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设备,通过将热交换器设置成包围后蜗舌的大部分,积极增大热交换器,能更好地改善换热效果。
在上述情况下,还可采用以下结构:所述蜗舌部的与所述出风部相反的一侧具有吸入口,所述壳体具有彼此交叉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与所述后蜗舌相对的第一进风口,在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与所述吸入口相对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热交换器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后蜗舌之间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吸入口之间的第二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设备,能积极利用热交换器的位于第一侧板与后蜗舌之间的第一部分对从第一进风口吸入壳体内的空气进行换热,从而能更好地改善换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中,优选所述贯流风扇的叶轮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的最小距离处在25mm~60mm的范围内,更优选所述贯流风扇的叶轮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的最小距离处在25mm~28mm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所述贯流风扇的叶轮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7mm。
根据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设备,在确保换热面积的同时,能有效减小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设备中,优选所述贯流风扇的叶轮的直径为108mm~116mm,更优选所述贯流风扇的叶轮的直径为116mm。
根据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设备,能明显地提高换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0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