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管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9479.0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6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连会;李亚斌;王超;郭大凯;张远第;孙骥;马宁;李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 油管保护器 油管 撬杆 本实用新型 耐磨纤维 通孔 石油工程 使用寿命 油管尾部 内侧壁 外侧壁 外螺纹 内壁 内衬 排出 套在 破损 堆积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管保护器,属于石油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油管保护器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的内侧壁上的耐磨纤维套;设置在筒体的外侧壁上的多个撬杆环;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管保护器通过设置有筒体以及撬杆环,可将油管的尾部套在筒体的内部以及将撬杆插入到撬杆环内,避免了将撬杆插入到油管的内部,可防止对油管的内衬造成破损;通过在筒体的内壁设置有耐磨纤维套,可避免油管尾部的外螺纹受到损坏,延长了油管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在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可将油管内的水、油、蜡排出,避免水、油、蜡在筒体的内部进行堆积,保证了油管保护器的正常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管保护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对石油的开采量也要求越来越大。为了保证石油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需定期检泵。当进行检泵作业前,需起出油管,并将油管从滑道搬运至管桥;当检泵作业完成后,需要将油管从管桥搬运至滑道,之后将油管下入到井筒内,进行开采作业。其中,油管的搬运效率影响检泵作业以及开采作业的进程,则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搬运油管的工具。
目前,通常采用撬杆来搬运油管,其搬运过程为:当起出油管后,先将油管下放到第一滑道上,并使油管进行滑动;当油管的首部滑行到第一滑道的油管枕上时,将撬杆插入到油管的尾部,并手握撬杆将油管的尾部搬运至管桥上;之后,将油管的首部从油管枕上推送到管桥上,直至油管整体放置在管桥上。当下入油管之前,先将油管的首部从管桥抬到油管枕上;之后,在油管的尾部内插入撬杆,并手握撬杆将油管的尾部搬运至第二滑道上,使油管在第二滑道上进行滑动,直至到达井口附近。其中,抽油杆内部设置有摩擦系数小的内衬,以解决杆管偏磨问题。
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搬运油管过程中,由于撬杆插入到油管的内部,容易对油管的内衬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管保护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管保护器所述油管保护器包括:
筒体;
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的耐磨纤维套;
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的多个撬杆环;
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底部内壁上覆盖有弹性垫;
所述弹性垫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地,所述弹性垫的上表面与所述耐磨纤维套的下端相抵。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为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环,用于与所述耐磨纤维套的顶部相抵。
优选地,所述限位环与所述筒体的内侧壁螺纹连接。
优选地,多个所述撬杆环自上而下间隔设置,且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连接有挡板;
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撬杆环的上方,且与所述撬杆环相对。
优选地,所述挡板焊接在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9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水管接头棘轮式防转装置
- 下一篇:用于水力喷砂射孔的扶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