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高强度油管胀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9049.9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7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尔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液压油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20 | 分类号: | B21D39/2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9 | 代理人: | 周彩钧 |
地址: | 2144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强度 油管 胀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高强度油管胀管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所见到的国内高压油管与接头的连接一般都是焊接实现,也有为数不多的外资油管厂可以实现高压油管的胀接连接,但是对于高强度管材的高压油管胀接技术一般就很难实现,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能够应用于高强度油管的胀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高压高强度油管胀管器,它能够实现高压油管的胀接连接,从而替代可焊性较差材质高压管和接头的焊接工艺,避免高压管焊接连接处不良隐患,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压高强度油管胀管器,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中心穿装有芯轴,所述外壳外侧套装有防护罩和固定帽,所述固定帽固定设置于外壳后端,所述芯轴后端伸出固定帽,所述芯轴上套装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位于固定帽后侧,所述调节螺母与芯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防护罩前侧的外壳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滚柱,所述滚柱与芯轴之间通过锥面配合。
所述芯轴与滚柱配合段的锥度为1:25~1:50。
所述调节螺母与芯轴之间设置有第二推力轴承,所述第二推力轴承前侧设置有内挡圈。
所述防护罩内自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挡圈、第一推力轴承、挡圈、固定环和锁紧环。
所述固定帽通过第一螺钉与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防护罩与外壳之间以及调节螺母与芯轴之间通过第二螺钉和铜塞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高强度油管胀管器,它能够实现高压油管的胀接连接,从而替代可焊性较差材质高压管和接头的焊接工艺,避免高压管焊接连接处不良隐患,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高强度油管胀管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
芯轴1
外壳2
滚柱3
防护罩4
挡圈5
第一推力轴承6
固定环7
锁紧环8
第一螺钉9
固定帽10
内挡圈11
调节螺母12
第二推力轴承13
第二螺钉14
铜塞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高压高强度油管胀管器,它包括外壳2,所述外壳2中心穿装有芯轴1,所述外壳2外侧套装有防护罩4和固定帽10,所述固定帽10固定设置于外壳2后端,所述芯轴1后端伸出固定帽10,所述芯轴1上套装有调节螺母12,所述调节螺母12位于固定帽10后侧,所述调节螺母12与芯轴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防护罩4前侧的外壳2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滚柱3,所述滚柱3与芯轴1之间通过锥面配合;
所述芯轴1与滚柱3配合段的锥度为1:25~1:50;
所述调节螺母12与芯轴1之间设置有第二推力轴承13,所述第二推力轴承13前侧设置有内挡圈11;
所述防护罩4内自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挡圈5、第一推力轴承6、挡圈5、固定环7和锁紧环8;
所述固定帽10通过第一螺钉9与外壳2固定连接;
所述防护罩4与外壳2之间以及调节螺母12与芯轴1之间通过第二螺钉14和铜塞15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
高压高强度胀接油管是利用胀管器来完成的,胀管器的芯轴带有1:25~1:50的锥度,使周向分力小于摩擦力,从而避免了滚柱与芯轴间的相对滑动,为使胀管器导入方便,滚柱上设计有一定锥度的头端;胀管时管子轴向伸长,因此可向外端自由变形,故避免了前进式胀管器给管子连接造成的轴向压应力及变形。推力轴承的设计使高压高强度油管胀管器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热冲击和反复热循环。通过对调节螺母的调节,可以有效控制胀接的深度和内径大小,操作简单、使用灵活,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耗。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液压油管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液压油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90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