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阻点焊电极的自动修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7898.0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1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顾扬;顾啸;熊佩军;刘为民;邵东辉;李治;王义兵;顾寅;陈林;李耀;白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扬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30 | 分类号: | B23K11/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39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阻 点焊 电极 自动 修磨器 | ||
1.一种用于电阻点焊电极的自动修磨器,包括主架体(2)、切削系统、切削位移移动系统和定位基准调整机构;
所述主架体(2)为一整体式零件,所述主架体(2)中部为非规则形面的通体筋板;所述主架体(2)筋板的一端设有外径相同、且上、下两侧为非对称凸起的圆形凸环;所述上部圆形凸环的内侧开具有与刀架中大锥齿轮(29)圆台形轴肩配合的轴肩配合孔;所述主架体(2)的上端固定有上罩盖(1),所述主架体(2)的下端固定有下罩盖(3);所述上罩盖(1)、主架体(2)和下罩盖(3)构成了一个壳体;
所述切削系统包括由一旋转动力交流电机(9)依次带动的旋转动力输入齿轮(22)、第一过渡齿轮(21)和装配在所述主架体(2)轴肩配合孔位置的刀架;所述刀架包括刀架体和组合刃具,所述组合刃具包括刀轴(27),所述刀轴(27)的一端固定有小锥齿轮(35),所述小锥齿轮(35)与所述刀轴(27)之间采用销轴(38)固定,所述刀轴(27)上,自所述小锥齿轮(35)至所述刀轴(27)的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滚动轴承组件(361)、第一刃具(11)、第二刃具(12)、第二滚动轴承组件(362)、垫圈(371)和锁紧螺母(372);所述第一刃具(11)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并具有多条螺旋线型的刃口,所述第一刃具(11)旋转时,刃口回转的轮廓轨迹与拟切削修磨的电极工作端平面相吻合;所述第二刃具(12)的横截面形状依剖切位置不同为不同直径的圆形,所述第二刃具(12)的外表面上具有多条刃口,所述第二刃具(12)旋转时,刃口回转的轮廓轨迹线与拟切削修磨的电极工作端侧面的轨迹线吻合;所述刀架体(26)为一圆筒,所述刀架体(26)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渡齿轮(21)啮合的圆柱外齿轮(25),所述刀架体(26)的两侧侧壁上设有与圆筒中心孔轴线垂直相交的轴承孔,圆筒的中心孔内设有一矩形空间,所述矩形空间的侧壁与该孔的内壁截交,所述矩形空间大于与所述组合刃具中第一刃具(11)和第二刃具(12)回转时所占的空间;所述圆筒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轴肩,上端轴肩处装配有第一角接触球轴承(281),下端轴肩处装配有第二角接触球轴承(282),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281)的外环上配合安装有一个大锥齿轮(29);所述组合刃具安装在所述刀架体(26)上,所述组合刃具的第一滚动轴承组件(361)和第二滚动轴承组件(362)均通过轴承外环与所述刀架体两侧侧壁上的轴承孔配合装配,所述组合刃具的第一刃具(11)和第二刃具(12)位于所述矩形空间内,所述小锥齿轮(35)与所述大锥齿轮(29)啮合;所述刀架通过其上装配的所述大锥齿轮(29)一端的轴肩与所述主架体(2)的轴肩孔配合装配,所述刀架的下端通过螺栓(31)将隔板(32)固定在主架体(2)上;所述刀架通过所述大锥齿轮(29)的轴肩和所述通过螺栓(31)固定安装在主架体(2)上的隔板(32)实现与刀架体(2)的组合;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281)和所述第二角接触球轴承(282)的轴心连线即为刀架工作过程中的回转轴线;
所述切削位移移动系统包括由一伺服电机(8)依次带动的减速机(7)、动力输入齿轮(16)及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6)啮合的第二过渡齿轮(171);所述伺服电机(8)和所述减速机(7)串联组合后装配在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6)装配在减速机输出轴穿入壳体内部的轴端,并与置于主架体(2)筋板下部的第二过渡齿轮(171)啮合;所述第二过渡齿轮(171)的转轴(40)设置在所述主架体(2)的筋板上,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6)和第二过渡齿轮(171)均位于所述主架体(2)筋板的下面,所述第二过渡齿轮(171)的转轴(40)上、且位于所述主架体(2)筋板的上面设有与所述第二过渡齿轮相同的第三过渡齿轮(172);所述主架体(2)筋板上外径相同、且上、下两侧非对称凸起的圆形凸环的外侧各固定装配1个滑套(24);所述上、下两侧的滑套(24)的外圆上分别设有上圆环凸轮齿圈(23)和下圆环凸轮齿圈(30);所述第二过渡齿轮(171)与所述上圆环凸轮齿圈(23)啮合,所述第三过渡齿轮(172)与所述下圆环凸轮齿圈(30)啮合;所述上圆环凸轮齿圈(23)的圆环部分的上端面和所述下圆环凸轮齿圈(30)的圆环部分的下端面为螺旋升角相同,旋向相反的第一螺旋面;所述上圆环凸轮齿圈(23)和所述下圆环凸轮齿圈(30)各自两侧分别设有上凸轮盘(14)和下凸轮盘(34),所述上凸轮盘(14)和所述下凸轮盘(34)的圆环部分均为第二螺旋面,所述上凸轮盘(14)与所述上圆环凸轮齿圈(23)之间的接触面旋向相反、螺旋升角相同,所述下凸轮盘(34)与所述下圆环凸轮齿圈(30)之间的接触面旋向相反、螺旋升角相同;
所述下凸轮盘(34)与所述隔板(32)之间设有弹性密封挡圈(33);
所述定位基准调整机构包括第一组调整机构和第二组调整机构,所述第一组调整机构包括齿轮轴(4),所述齿轮轴(4)设置在所述主架体(2)上、并贯穿于所述壳体的上罩体(1)、主架体(2)和下盖体(3),所述齿轮轴(4)的一端外伸于所述壳体,该外伸端为棱柱状,所述齿轮轴(4)上设有环形槽,所述主架体(2)上通过侧面一螺纹通孔设有锁紧螺钉(5),所述锁紧螺钉(5)的端部顶在所述齿轮轴(4)上的环形槽内,所述上凸轮盘(14)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滑套齿轮(19),所述滑套齿轮(19)的内表面与所述上凸轮盘(14)的外表面之间设有连接键(18);所述第一组调整机构通过转动所述齿轮轴(4),最终调整所述上凸轮盘(14)沿其自身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组调整机构与所述第一组调整机构相对所述主架体(2)为上下镜像关系,所述第二组调整机构最终调整下凸轮盘(34)沿其自身的轴向移动;
位于壳体内上、下两处的滑套齿轮(19)的内孔端口处均设有弹簧限位挡圈(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扬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扬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78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凸焊机中的电极结构
- 下一篇:用于电极自动修磨器的组合刃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