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中供热热力管网中继加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6285.5 | 申请日: | 2017-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4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清源环保节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中供热 热力 管网 中继 加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中供热热力管网中继加压系统,包括:补水压力调节阀、网路循环水泵、补水泵、锅炉、补给水箱、泵站补水泵、中继供水加压泵、阀前压力调节器、泵站补水压力调节阀、止回阀、热用户;所述在锅炉和热用户之间设中继供水加压泵,中继供水加压泵出口处设止回阀,所述设置两个补水定压点,一个是补水泵,补水压力调节阀与补水泵相邻,补水泵与补给水箱相邻,另一个是泵站补水泵,其相邻处设有阀前压力调节器和泵站补水压力调节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网络供水干管或回水干管上设置中继加压系统,满足整个系统的需要的压力损失,使管网热力平衡,末端用户温度适宜,解决热源和热用户高低悬殊的供热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中供热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集中供热热力管网中继加压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冬季采暖是我国北方地区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由于大多集中供热热源距离供热城区较远,管网循环水阻力较大,城区热力站热力系统供热时需要一定的资用压力,而且高温水供热介质需要循环至首站再行加热,故大型集中供热系统远距离输送时需要设置中继加压泵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中供热热力管网中继加压系统,包括:补水压力调节阀、网路循环水泵、补水泵、锅炉、补给水箱、泵站补水泵、中继供水加压泵、阀前压力调节器、泵站补水压力调节阀、止回阀、热用户;所述在锅炉和热用户之间设中继供水加压泵,中继供水加压泵出口处设止回阀,所述中继加压系统设置两个补水定压点,一个是补水泵,补水压力调节阀与补水泵相邻,补水泵与补给水箱相连,另一个是泵站补水泵,其相邻处设有阀前压力调节器和泵站补水压力调节阀。
所述,补水压力调节阀和泵站补水压力调节阀均采用公称压力为2.5MPa等级阀门,采用密封性能优良的金属硬密封三偏心电动蝶阀,双向密封,中继供水加压泵出口止回阀采用密封性能优良的缓闭微阻止的回阀。
热源位于低处时,所述中继供水加压泵设在网路供水干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网路供回水干管设置中继加压系统,有利于降低供热系统水泵(循环水泵、补水泵、中继供水加压泵)总能耗,使热用户的流量加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供热效果,满足热用户压力工况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中:1.补水压力调节阀,2.网路循环水泵,3.补水泵,4.锅炉,5.补给水箱,6.泵站补水泵,7.中继供水加压泵,8.阀前压力调节器,9.泵站补水压力调节阀,10.止回阀,11.热用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集中供热热力管网中继加压系统,包括:补水压力调节阀1、网路循环水泵2、补水泵3、锅炉4、补给水箱5、泵站补水泵6、中继供水加压泵7、阀前压力调节器8、泵站补水压力调节阀9、止回阀10、热用户11;所述在锅炉4和热用户11之间设中继供水加压泵7,中继供水加压泵7出口处设止回阀10,所述中继加压系统设置两个补水定压点,一个是补水泵3,补水压力调节阀1与补水泵3相邻,补水泵3与补给水箱5相连,另一个是泵站补水泵6,其相邻处设有阀前压力调节器8和泵站补水压力调节阀9,所述补水压力调节阀1和泵站补水压力调节阀9均采用公称压力为2.5MPa等级阀门,采用密封性能优良的金属硬密封三偏心电动蝶阀,双向密封,中继供水加压泵7出口止回阀10采用密封性能优良的缓闭微阻止的回阀,热源位于低处时,所述中继供水加压泵7设在网路供水干管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清源环保节能有限公司,未经中清源环保节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6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