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性振动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5133.3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9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臧玮晔;张新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02 | 分类号: | H02K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7 | 代理人: | 张雪梅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性 振动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多媒体娱乐设备等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须品。在这些电子设备中,通常使用微型的线性振动马达来做系统的反馈,例如点击触摸屏的振动反馈等。
线性振动马达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的部件,常规的线性振动马达通常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便携式终端等内,其通常安装在设备的边缘部分,并且在与接收振动的对象相垂直的方向上产生振动。
现有线性振动马达通常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容纳腔内设置有定子组件、振子组件以及配置为将振子组件悬置在容纳腔内的弹性支撑件。定子组件可为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磁体或者线圈,与之对应的振动组件可为通过弹性支撑件支撑进行上、下振动的线圈或者磁体。其中现有的作为定子组件或者振子组件的磁体均为柱状实芯结构,线圈围绕在磁体外围,在线圈通电后,线圈便会受到安培力作用产生电磁力,并与磁体所产生的磁场之间相互作用,进而使得振子组件向上和向下运动,进而会获得整个线性振动马达发生振动的效果。
然而现有的线性振动马达存在以下缺陷:
1、磁体的磁力线利用效率低下,影响整体触觉感受。
2、现有马达装配过程复杂,造成较大的BOM成本以及工艺制程成本浪费。3、现有线性振动马达只适用于单频点下振动体验,不满足对于多频点振动的触觉反馈应用要求。
4、现有磁体一般采用粘接的方式与壳体结合固定,马达工作时,磁体会同时受到振动组件的斥力和自身重力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磁体与壳体之间的结合强度会随之降低,易出现二者之间粘接面分离等现象。
在实际工作中,现有技术中的粘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线性振动马达,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性振动马达,该振动马达结构可最大化利用磁体的磁性,提升线圈磁体磁力线的利用效率,提升了马达的电磁驱动力,从而提高马达的触觉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性振动马达,通过对磁体与壳体之间固定结构的改进,解决了目前磁体与壳体之间因时间长久二者之间的粘接面容易分离的问题,且通过该改进,还便于磁体与壳体之间的定位安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所述马达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和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壳体内侧表面结合固定的磁体,所述磁体包括中空部;振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包括线圈和质量块;所述中空部沿振子组件振动方向延伸,所述振子组件振动时,所述线圈随振子组件振动并插入所述磁体的中空部;弹性支撑件,配置为将所述振子组件悬置在所述壳体的容纳腔内;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磁体对应的固定部,所述磁体的顶部表面与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表面结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由所述壳体向容纳腔内冲压形成。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由结合固定在壳体内侧壁表面的上导磁板形成。
优选地,所述磁体的顶部表面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表面的至少部分结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磁体通过其顶部表面结合固定在所述固定部底部表面的外侧边缘处。
优选地,所述磁体通过其顶部表面结合固定在所述固定部底部表面的内侧边缘处。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通过其底部表面结合固定在所述磁体顶部表面的中央位置。
优选地,所述磁体通过其顶部表面结合固定在所述固定部底部表面的中央位置。
优选地,所述磁体的顶部表面还包括与固定部侧壁以及壳体内侧壁形成容胶槽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磁体的底部表面结合固定有下导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线性振动马达,通过改进磁体结构及其与线圈的配置方式,可最大化利用磁体的磁性,提升线圈磁体磁力线的利用效率,提升了马达的电磁驱动力,驱动力的增大使得马达有效频宽增大,便于双频或多频谐振频率的应用,满足多频点下对马达所提供振感的要求,提高了马达的触觉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5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