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起吊的钢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4884.3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5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兴航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6 | 分类号: | B22D7/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2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起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起吊的钢模。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模通常为长槽状,不仅不便于搬运,而且采用其浇注制作的钢坯也为长条状,搬运时不便于行车的直接吊运,通常需要辅助其他吊具才能完成吊运,十分不便。为此,需要一种便于起吊的钢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起吊的钢模,不仅结构简单,方便钢模起吊,而且便于浇注的钢坯起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便于起吊的钢模,包括钢模本体,所述钢模本体内设置有上大下小的长槽状凹腔,所述长槽状凹腔的侧壁倾斜且倾斜角度为12~16°,所述钢模本体的两侧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与长槽状凹腔呈一体用于使浇注的钢坯具有起吊凸部的凹槽,所述钢模本体前后侧的两侧部分别卧式设置有与钢模本体一体成型的L型起吊部。
进一步地,所述钢模本体上端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凸缘。
进一步地,所述L型起吊部的截面呈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侧壁倾斜且倾斜角度为6~8°,所述钢模本体的厚度为95~1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钢模不仅结构简单,方便钢模起吊,而且便于浇注的钢坯具有起吊凸部,使得钢坯便于起吊;同时制作简单,有效解决现有钢模吊运及成型后钢坯吊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端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10-钢模本体11-长槽状凹腔12-倾斜角度13-凸起部14-凹槽15-L型起吊部16-凸缘17-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3
一种便于起吊的钢模,包括钢模本体10,所述钢模本体内设置有上大下小的长槽状凹腔11,所述长槽状凹腔的侧壁倾斜且倾斜角度12为12~16°,以便成型后的钢坯可以更好地从钢模中脱出。所述钢模本体的两侧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凸起部13,搬运时也可以通过吊具勾住该凸起部完成吊运。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与长槽状凹腔呈一体用于使浇注的钢坯具有起吊凸部的凹槽14,以便钢坯吊运时通过吊绳直接勾住钢坯上的起吊凸部完成吊运。所述钢模本体前后侧的两侧部分别卧式设置有与钢模本体一体成型的L型起吊部15,所述L型起吊部共四个。钢模起吊时也可以通过吊绳直接勾住该L型起吊部完成起吊。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模本体上端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凸缘16,从而保证钢模开口处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L型起吊部的截面呈圆形,以便保证L型起吊部的强度。所述凹槽的侧壁倾斜且倾斜角度17为6~8°,以便钢坯起吊凸部的脱模。所述钢模本体的厚度为95~105mm,保证整个钢模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兴航机械铸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兴航机械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4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铁机托轮组机构
- 下一篇:冷却结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