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3764.1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5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程三岗;李宝玉;陈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国盛动力电池技术(北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6 | 分类号: | H01M4/76;H01M4/13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组件。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字实现商业化以来,迅速成为研究热点,与其他二次化学电源相比,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其他能源设备所不具有的优势:工作电压大、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成本低、自放电率低、对环境污染小等,因此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首选。而锂电池中的锂材料在机械作用下或其他作用下发生断裂或破坏后,锂材料暴露在空气中易燃,即使在空气湿度较大时也容易与水发生锂反应,进一步发生爆炸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组件,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组件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组件,包括集流体器件,所述集流体器件包括集流体基板和集流体腹板,所述集流体基板上形成多个分离作为锂接收室的凹部,所述多个凹部之间是由集流体腹板隔开,所述相邻的锂接收室之间的集流体腹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预定断裂线,所述预定断裂线从集流体腹板中部垂直延伸至集流体基板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锂接收室是用来集成放置锂基负极材料单元的。
进一步的,所述锂基负极材料单元可以是纯锂负极材料单元,也可以是锂复合负极材料单元。
优选地,所述锂接收室的宽度为100μm~25mm,所述集流体基板的厚度为10~100μm,所述集流体腹板的高度为20~100μm。
具体实施时,所述预定断裂线可以是在预定断裂线上的至少一个预定断裂点。
进一步的,所述负极组件的锂基负极材料单元的外侧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是由聚合物和/或陶瓷材料薄膜构成的。
更进一步的,所述预定断裂线延伸到所述保护盖上。
优选地,所述集流体器件的材料是镍、铜或不锈钢。
具体实施时,所述锂接收室一侧可以与锂电池单元的其他材料单元组成多个锂电池单体。
本实用新型的负极组件,通过将多个锂离子电池的锂基负极材料单元设置在所述负极组件里,即使遇到较大的机械力或其他外力,发生脱离后,锂基负极材料单元也处于封闭模式,大大降低锂材料引起的燃烧等而引起的较大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组件未加保护盖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组件加保护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组件受机械力发生断裂破坏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集流体器件,1a-集流体基板,1b-集流体腹板,2-锂接收室,3-锂基负极材料单元,4-预定断裂线,5-保护盖,10-破裂后集流体器件,30-破裂后锂基负极材料单元,50-破裂后保护盖,6-破裂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组件,包括集流体器件1,所述集流体器件1包括集流体基板1a和集流体腹板1b,所述集流体基板1a上形成多个分离作为锂接收室2的凹部,所述多个凹部之间是由集流体腹板1b隔开,所述相邻的锂接收室2之间的集流体腹板1b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预定断裂线4,所述预定断裂线4从集流体腹板中部垂直延伸至集流体基板边缘。
具体实施时,所述锂接收室2是用来集成放置锂基负极材料单元3的。
具体实施时,所述锂基负极材料单元3可以是纯锂负极材料单元,也可以是锂复合负极材料单元。
具体实施时,所述锂接收室2的宽度为100μm~25mm,所述集流体基板1a的厚度为10~100μm,所述集流体腹板1b的高度为20~100μm。
具体实施时,所述预定断裂线4可以是在预定断裂线上的至少一个预定断裂点。
具体实施时,所述负极组件的锂基负极材料单元3的外侧还包括保护盖5,所述保护盖5是由聚合物和/或陶瓷材料薄膜构成的。
具体实施时,所述预定断裂线4延伸到所述保护盖上。
具体实施时,所述集流体器件1的材料是镍、铜或不锈钢。
具体实施时,所述锂接收室2一侧可以与锂电池单元的其他材料单元组成多个锂电池单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国盛动力电池技术(北京)股份公司,未经中能国盛动力电池技术(北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3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可回收利用的极板固化室
- 下一篇:防损狩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