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油品质检测留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3100.5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3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尚建疆;张新慧;张望梅;韩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向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6 | 代理人: | 段斌 |
地址: | 835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油 品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油品质检测留样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食用油一般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花生油、橄榄油、山茶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核桃油等等;全球食用油消费主要以植物油为主,按世界10种主要食用油的国家消费量排序依次是,第一位中国,第二位印度,第三位美国,这一顺序与人口排位相一致,人口是决定消费量的首要因素。中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世界油料生产大国,菜籽、花生、棉籽、芝麻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大豆、葵花籽的生产也是名列前茅,食用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油的营养价值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食用油的卫生及安全却缺乏足够认识,有些是因贮存或使用不当引起了油质变化,使油中产生了有害物质;有些是小作坊生产的机榨毛油未精炼直接用于食用对人们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尤其恶劣的是,少数不法商户为牟利在食用油中添加价格低廉的工业用“白油”,消费者购买食用后,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对食用油品质检测留样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食用油的检测都是请相关部门进行检测,既浪费了时间,又增加了成本;而有的一些便携式检测器只能进行检测,而不能对检测的食用油进行留样,以备进一步的深入检测;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食用油品质检测留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油品质检测留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油品质检测留样装置,包括检测器上盖、显示器、探测杆、探测头和检测器下盖;所述检测器上盖的上端面设有指示灯;所述检测器上盖上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检测器上盖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按钮;所述检测器上盖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检测器下盖;所述检测器上盖的侧端面设有充电插槽;所述检测器下盖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锂电池;所述检测器下盖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电路主板;所述检测器下盖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检测器下盖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瓶放置箱;所述检测器下盖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油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探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探测头;所述探测头上固定连接有探测芯片。
优选的,所述吸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泵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探测头上。
优选的,所述出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泵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收集瓶放置箱上。
优选的,所述按钮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和电路主板电性连接,另一个和水泵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探测芯片的数量为四个,和电路主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水泵,可以将食用油提取进行留样。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锂电池,可以存储电量,方便进行移动使用。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收集瓶放置箱,可以放置收集瓶,对留样的食用油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器上盖、2-指示灯、3-显示器、4-控制板、5-按钮、6-探测杆、7-探测头、8-探测芯片、9-检测器下盖、10-水泵、11-出油管、12-收集瓶放置箱、13-电路主板、14-锂电池、15-吸油管、16-箱盖、17-充电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伊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3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