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液位结构低温贮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2477.9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6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毛千里;张彩霞;韩小伟;程玉帅;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川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13/00;F17C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0 | 代理人: | 彭西洋 |
地址: | 3132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结构 低温 贮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贮罐,更具体的说,它涉及新型液位机构低温贮槽。
背景技术
低温贮罐普遍采用上下液位管,早期下液位管还设置了取压器,结构较繁,低温贮罐一个关键点就是获得较高真空,这就要求尽量少开孔以减少漏点,再者液位管管径较小,有堵住不通的现象,造成维修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结构简单,方便安装维修,提高测量精度,减少漏点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制作难度的低温贮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新型液位机构低温贮槽,包括内筒体、外筒体、液位计、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所述内筒体设置在外筒体内,所述第一引管的一端通过内筒体的顶部连通内筒体的内部空腔,另一端连接液位计的一液位管端,所述第二引管的一端通过内筒体的底部连通内筒体的内部空腔,另一端连接液位计的另一液位管端,所述第一引管与第二引管均安装在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所述液位计设置在外筒体上,所述第一引管与第二引管均穿设出外筒体后连接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筒体上设置有气相管,所述气相管贯穿外筒体后连接内筒体的顶部,并连通内筒体的内部空腔,所述第一引管远离液位计的一端与气相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筒体上设置有充液管,所述充液管贯穿外筒体后连接内筒体的底部,并连通内筒体的内部空腔,所述第二引管远离液位计的一端与充液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液管上设置有阻尼圈,所述阻尼圈设置在充液管内且位于外筒体与第二引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相管和充液管均位于外筒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管路结构简单,方便安装维修,提高测量精度,减少漏点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制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1、内筒体;2、外筒体;3、液位计;4、第一引管;5、第二引管;6、气相管;7、充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液位机构低温贮槽,包括内筒体1、外筒体2、液位计3、第一引管4和第二引管5,所述内筒体1设置在外筒体2内,所述第一引管4的一端通过内筒体1的顶部连通内筒体1 的内部空腔,另一端连接液位计3的一液位管端,所述第二引管5的一端通过内筒体1的底部连通内筒体1的内部空腔,另一端连接液位计3 的另一液位管端,所述第一引管4与第二引管5均安装在内筒体1与外筒体2之间,所述液位计3设置在外筒体2上,所述第一引管4与第二引管5均穿设出外筒体2后连接液位计3。
所述外筒体2上设置有气相管6,所述气相管6贯穿外筒体2后连接内筒体1的顶部,并连通内筒体1的内部空腔,所述第一引管4远离液位计3的一端与气相管6相连接。
所述外筒体2上设置有充液管7,所述充液管7贯穿外筒体2后连接内筒体1的底部,并连通内筒体1的内部空腔,所述第二引管5远离液位计3的一端与充液管7相连接。
所述气相管6和充液7管均位于外筒体2的底部。
所述充液管7上设置有阻尼圈,所述阻尼圈设置在充液管7内且位于外筒体2与第二引管5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取压的稳定性,上液位计管从气相管6开口后引管,下液位计管从充液管7开口引管,为保证下液位计管取压稳定精确,可设置阻尼圈,用阻尼圈大小调整压力误差。上下液位计管都可以引到原液位计管处,保证了与原结构一致性。实际充灌操作,上下液位计管是处平衡状态的,也就是液位计3是不工作的,只有压力显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川空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川空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24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