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1647.1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8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郭小玉;李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组件 底壳 电磁烹饪器具 电磁线盘 电源板 进风口 煲体 本实用新型 垫高结构 进风阻力 散热效果 倾斜设置 调整面 进风腔 风扇 散热 风速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烹饪器具。针对现有电磁烹饪器具的风扇与底壳之间的间隙较小,进风阻力较大,导致风速下降,散热效果不佳的不足,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设置在煲体底部的底壳,所述煲体设有电源板和电磁线盘,底壳内设有风扇组件,与风扇组件对应的底壳上开设进风口,所述底壳内设有位于风扇组件和底壳之间的垫高结构,以使风扇组件和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腔;所述垫高结构包括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调整面,所述风扇组件置于调整面上,以使风扇组件倾斜设置并朝向电源板和电磁线盘。本实用新型增大了风扇组件与进风口之间的间隙,进风阻力减小,散热效果得到改善;可同时对电磁线盘和电源板进行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采用电磁线圈加热的烹饪器具,如流行的电磁加热电饭煲,其电磁线圈发热量较大,因此设有风扇对电磁线圈等发热部件进行散热。现有烹饪器具的散热结构的通常做法是:在烹饪器具的底壳的进风口处设置与底壳平行的轴流风扇,风扇上方设有挡风罩,风扇产生的风流经挡风罩形成的风道并从底壳上的出风口排至烹饪器具外,从而将热量排走。
底壳的进风口区域通常为水平,风扇也水平放置,风扇与底壳之间形成进风空间,风扇与底壳之间的间隙较小,因此进风空间的体积也较小,进风阻力较大,导致风速下降,散热效果不佳。同时,轴流风扇具有轴向进风和轴向出风的特性,从轴流风扇中出来的风产生90°的转弯后流向电磁线圈,风能损失较大,散热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烹饪器具,能够有效降低风阻,改善散热效果,提高散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设置在煲体底部的底壳,所述煲体设有电源板和电磁线盘,底壳内设有风扇组件,与风扇组件对应的底壳上开设进风口,所述底壳内设有位于风扇组件和底壳之间的垫高结构,以使风扇组件和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腔;所述垫高结构包括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调整面,所述风扇组件置于调整面上,以使风扇组件倾斜设置并朝向电源板和电磁线盘。
通过在底壳内设置垫高结构,增大了风扇组件与进风口之间的间隙,风扇组件和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腔,进风腔体积增加,进风阻力减小,散热效果得到改善;风扇组件倾斜设置并朝向电源板和电磁线盘,减少风因转弯造成的风能损失,提高散热效率,并且,可同时对电磁线盘和电源板进行散热,还可减小风扇组件投影于水平面上的面积,使得烹饪器具结构更为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垫高结构为设置在底壳上的环形的筋条,所述进风口位于筋条的内侧,筋条的顶面形成上述调整面。垫高结构为环形的筋条,进风口位于筋条的内侧,闭合的筋条可以保证全部或大部分的风从风扇组件进入烹饪腔室内部,而无法从底壳与风扇组件之间的区域流到烹饪腔室内部,避免风向散乱。闭合的环形筋条结构强度较好。筋条的顶面形成调整面,使得筋条的顶面与风扇组件贴合,保证风扇组件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筋条的轮廓与所述风扇组件的轮廓相适配,筋条的尺寸适当,兼顾进风腔体积和筋条材料用量。
作为优选,所述垫高结构为多块设置在底壳上的凸块,多块凸块的顶面共同构成上述调整面;多块凸块环绕进风口设置,或者多块凸块穿插在进风口之间。作为一种可行的方案,多块凸块形成垫高结构,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垫高结构的高度为1mm~5mm。垫高结构较高的一侧的高度不大于5mm,垫高结构较低的一侧的高度不小于1mm,可兼顾降低风阻和不与其它部件干涉。若垫高结构较低一侧的高度小于1mm,风扇组件与进风口之间的进风腔体积过小,降低风阻效果不明显。若垫高结构较高一侧的高度大于5mm,风扇组件容易与电源板等部件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1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