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炭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1397.1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1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阎岩;任勇;黄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炭 吸附层 敷贴 本实用新型 上层无纺布 胶布 棉条 伤口 医疗卫生用品 伤口渗出液 从上至下 二次感染 高效吸附 化脓伤口 伤口愈合 无菌干燥 吸附能力 伤口处 贴合 潮湿 细菌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炭敷贴,属于医疗卫生用品领域。传统敷贴采用棉条作吸附层,因棉条的吸附能力有限,伤口处往往会出现局部潮湿,敷贴在化脓伤口上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伤口愈合。针对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炭敷贴,从上至下包括贴合于患处的上层无纺布、药炭吸附层和胶布,上层无纺布覆盖在药炭吸附层表面,并将药炭吸附层固定在胶布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伤口渗出液的高效吸附,并能保持伤口的无菌干燥,防止伤口破溃加重或二次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敷贴,具体涉及一种药炭敷贴,属于医疗卫生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淋巴结核、骨结核的患者常常会出现皮肤脓肿及伤口破溃,长期流脓以及流血,传统敷贴常采用棉条作吸附层,利用棉条的吸附性能对伤口处的渗出液进行吸附,但是棉条的吸附能力有限,伤口处的渗出液容易渗透棉条,在伤口聚集,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而且局部潮湿的伤口易滋生细菌,还可能导致伤口破溃加重或二次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炭敷贴,以实现对伤口渗出液的高效吸附,保持伤口的无菌干燥,防止伤口破溃加重或二次感染。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药炭敷贴,从上至下包括贴合于患处的上层无纺布、药炭吸附层和胶布,所述上层无纺布覆盖在药炭吸附层表面,并将药炭吸附层固定在胶布上。药炭吸附层能快速吸附伤口处的渗出液,大大减轻伤口处的局部潮湿防止破溃加重,无纺布具有较佳的拔水性和透气性,有利于保持伤口的透气和干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层无纺布表面涂布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组合物,可以对伤口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利于伤口的快速愈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药炭吸附层采用药炭片或药炭粉末制成,药炭片或药炭粉末粘贴在胶布上,上层无纺布与胶布在上层无纺布的边缘处缝合,从而可以固定药炭片或药炭粉末的位置,防止因药炭片或药炭粉末分布不均匀而造成对伤口渗出液的不均匀吸附,降低吸附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一层下层无纺布,下层无纺布设于胶布和药炭吸附层之间,上层无纺布与下层无纺布缝合,两层无纺布之间的缝合线呈网格状或环形分布,两层无纺布与胶布在两层无纺布的边缘处缝合,药炭吸附层采用药炭片或药炭粉末制成,药炭片或药炭粉末被包裹在两层无纺布内的缝合间隙中,以防止因药炭片或药炭粉末分布不均匀造成对伤口渗出液的不均匀吸附,降低吸附效率。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药炭吸附层设于胶布的中心位置,药炭吸附层面积小于胶布面积。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胶布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孔可以为圆形、多边形或各种不规则形状。带孔胶布可以保持伤口及局部的透气,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敷贴实施例1的左视图;
图2是敷贴实施例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上层无纺布 2.药炭粉末 3.下层无纺布 4.胶布 5.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1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