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三棱柱型硬横跨焊接成型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9570.5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2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兵;丁爱民;党智刚;李志伟;吕传智;董喜峰;李龙龙;白继鹏;周朝阳;丁瑞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西安电气化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棱柱 横跨 焊接 成型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三棱柱型硬横跨焊接成型的定位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三角支撑架,其外侧设置有手动旋转装置;工作台的右侧设置有可移动三角支撑架,固定三角支撑架和可移动三角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模型骨架,模型骨架的左端通过左转轴与固定三角支撑架顶端转动连接;左转轴的左端设置有皮带轮,该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手动旋转装置转动连接;模型骨架的右端通过右转轴与可移动三角支撑架顶端的圆弧形转动槽转动连接。该装置通过把钢管或角钢进行定位布置,同时在固定支架外侧设置转动装置,从而实现了钢结构硬横跨构件的定位拼接,整体可按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焊接,满足钢结构硬横跨构件间焊缝饱焊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硬横跨连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三棱柱型硬横跨焊接成型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空间设计形式的多样化,结构转换构件的设置越来越多,特别是钢结构硬横跨的连接成型。众所周知,钢结构硬横跨在焊接接成型时,大都需要将不同零部件焊接在一起,同时对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的钢结构硬横跨焊接,很难快速、准确地将杆件焊接在预定的位置。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时间以及较多的辅助设备来完成这类安装作业。因此,很有必要研究一种快捷、实用的解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三棱柱型硬横跨焊接成型的定位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很难快速、准确地将杆件拼接成型、对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的焊缝焊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三棱柱型硬横跨焊接成型的定位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对跑轮卡槽;所述工作台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三角支撑架,所述固定三角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圆弧形转动槽,且其外侧设置有手动旋转装置;所述工作台的右侧设置有可移动三角支撑架,所述可移动三角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圆弧形转动槽,可移动三角支撑架的下部两端安装有跑轮,所述跑轮设置在跑轮卡槽内;所述可移动三角支撑架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固定三角支撑架和可移动三角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模型骨架,所述模型骨架的左端通过左转轴与固定三角支撑架顶端的圆弧形转动槽转动连接;所述左转轴的左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位于所述固定三角支撑架的左侧,该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手动旋转装置转动连接;所述模型骨架的右端通过右转轴与可移动三角支撑架顶端的圆弧形转动槽转动连接。
较佳地,所述模型骨架有钢管焊接成三菱柱型,该三棱柱左右两端的六个棱角上设置有法兰盘。
较佳地,固定三角支撑架和可移动三角支撑架均为可伸缩性支架。
较佳地,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多个孔。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三棱柱型硬横跨焊接成型的定位装置,通过把硬横跨杆件拼接在模型骨架上进行定位拼接、焊接接,结合手动旋转装置的转动,从而可以方便调节钢结构硬横跨的旋转角度,进一步方便了各连接件间焊缝可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牢靠地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结构硬横跨整体。既节省了时间、人工、行车设备的投入,又使各杆件之间焊接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三棱柱型硬横跨焊接成型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作台;2、跑轮卡槽;3、跑轮;4、;固定三角支撑架5、可平移三角支撑架;6、手动旋转装置;7、模型骨架;7-1、左转轴;7-2、右转轴;8、皮带轮;9、法兰盘;10、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西安电气化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西安电气化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95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