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母线折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6809.3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8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方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4 | 分类号: | B21D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胡益萍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母线 折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铜母线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铜母线因其导电性能好,电阻率小,机械强度大,防腐性能好,在电路中起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重要作用,其外形结构根据客户实际安装情况设计,并广泛使用在机械领域中。
在导电连接的机械领域,折弯工序是绝大多数铜母线产品需要加工的一道工序。折弯线在宽度方向的铜母线采用折弯机或者冲床折弯,而作为折弯线在厚度方向的铜母线,均采用开模具在冲床上直接冲型下料,其因不规则外形导致产生废料多,材料利用率仅达40%,冲型模具复杂且制作加工及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铜母线折弯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母线折弯装置,包括折弯座和折弯轮,所述折弯座上设置有弧形面,所述折弯座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弧形面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上,所述第一转轴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折弯轮绕所述弧形面的圆心转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铜母线折弯装置进一步包括还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转轴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第二转轴带动所述折弯轮旋转。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铜母线折弯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折弯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铜母线折弯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转轴的周面上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铜母线折弯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杆的自由端的外径由外向内逐渐增大,所述折弯轮套设在所述支杆的自由端上,所述支杆的自由端上固定有挡块。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铜母线折弯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杆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铜母线折弯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折弯座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槽底壁与所述弧形面相切。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铜母线折弯装置进一步包括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气缸、与所述气缸的气缸臂连接的压块,所述压块位于所述折弯座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铜母线折弯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折弯座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铜母线折弯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压块的底面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铜母线折弯线在厚度方向的折弯,同时折弯轮自身能够在铜母线上滚动,避免对铜母线的损伤,成品尺寸及导电载流性能满足客户要求,材料利用率增加至75%,装置强度高,使用寿命长,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折弯座上设置弧形面和放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与折弯轮连接的俯视图;
图中:2、折弯座,4、折弯轮,6、弧形面,8、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2、主动轮,14、皮带,16、连接杆,18、支杆,20、挡块,22、放置槽,24、槽底壁,26、气缸,28、气缸臂,30、压块,32、支架,34、第一电机,36、第一电机轴,38、第二电机,40、第二电机轴,42、铜母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铜母线折弯装置,包括折弯座2和折弯轮4,折弯座2上设置有弧形面6,弧形面6的R角与铜母线折弯要求的内R角相吻合,折弯座2上设置有第一转轴8,弧形面6的圆心位于第一转轴8的轴线上,第一转轴8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第一转轴8带动折弯轮4绕弧形面6的圆心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的轴线与第一转轴8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转轴10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第二转轴10带动折弯轮4旋转。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二转轴10穿设在折弯座2内。当第一转轴8的转速与折弯轮4自身的旋转速度相同时,可将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10连接成一体,形成一根转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方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方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68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