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频振荡器处理污水的前置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6330.X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5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超;王钊利;赵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34 | 分类号: | C02F1/34;C02F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4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能器 本实用新型 高频振荡器 换能器组 前置设备 高频波 污水 生活污水污泥 换能器形成 预处理效果 工业领域 工业污水 两两一组 两两组合 前置处理 振动腔体 自由组合 组合频率 出水口 进水口 紫外灯 超声 加装 可用 腔体 声场 筒体 污泥 圆管 不锈钢 杀菌 装入 组装 体内 复合 机组 应用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频振荡器处理污水的前置设备,所述的超声机组主要包括筒体、进水口、出水口和换能器组,换能器组由多个换能器构成,两两组合的换能器形成多种频率自由组合。18kHz‑48kHz换能器是两两一组,每一组一个频率,组装在同一不锈钢的腔体内,产生一个复合的声场,让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此装置也可以在需要情况下,加装紫外灯杀菌,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计了一种圆管式的腔体,装入18kHz‑48kHz多种组合频率的高频波换能器,完成一个复频高强度的振动腔体,实现优化高频波的污水前置处理。可用于相应的工业领域,主要应用在生活污水污泥和工业污水污泥等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主要是一种高频振荡器处理污水的前置设备。
背景技术
高频波技术(高频化学)作为一种新的水环境治理、运用技术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强化污水污泥处理、饮用水及有毒有害和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方面已显示出巨大潜力,但由于高频波的价格、性能、寿命、声波密度方面,牵制了高频波技术在环境工程上运用的发展。在国外,高频波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水处理技术已有大量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成果,并有部分进入实际应用。而国内,这方面开展的工作还非常有限。
利用高频波降解水中的化学污染物,尤其是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水处理技术。它集高级氧化技术、焚烧、超临界氧化等多种水处理技术的特点于一身,降解条件温和、降解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可以单独或与其他水处理技术联合使用,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技术。近年来利用高频波强化有机废水的降解或直接利用高频波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研究内容涉及降解机理、降解动力学、中间体检测、影响高频降解过程的因素和优化条件实验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频振荡器处理污水的前置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高频振荡器处理污水的前置设备,所述的超声机组主要包括筒体、进水口、出水口和换能器组,换能器组由多个换能器构成,两两组合的换能器形成多种频率自由组合。
更进一步的,在筒体的进水和出水处设置有紫外灯。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换能器组包括第一换能器、第二换能器、第三换能器、第四换能器、第五换能器和第六换能器,其中第一换能器、第二换能器、第三换能器间隔设置在筒体的顶部位置,第四换能器、第五换能器和第六换能器间隔设置在筒体的底部位置,第一换能器、第二换能器、第三换能器、第四换能器、第五换能器和第六换能器错位设置且轴线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计了一种圆管式的腔体,装入18kHz-48kHz多种组合频率的高频波换能器,完成一个复频高强度的振动腔体,实现优化高频波的污水前置处理。可用于相应的工业领域,主要应用在生活污水污泥和工业污水污泥等的处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筒体1,进水口2,出水口3,紫外灯4,第一换能器5,第二换能器6,第三换能器7,第四换能器8,第五换能器9,第六换能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如图所示,这种高频振荡器处理污水的前置设备,所述的超声机组主要包括筒体1、进水口2、出水口3和换能器组,换能器组由三组不同的高频波换能器构成,两两组合的换能器形成多种频率自由组合。18kHz-48kHz换能器是两两一组,每一组一个频率,组装在同一不锈钢的腔体内,产生一个复合的声场,让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此装置也可以在需要情况下,加装紫外灯杀菌,配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63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污水处理的紫外线杀菌出水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型水池液面的排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