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法合成革贝斯烘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6112.6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5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何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育灯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14 | 分类号: | F26B5/14;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66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合成革 烘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成革湿法加工制造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湿法合成革贝斯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合成革的生产方法分为干法合成法和湿法合成法。湿法合成法中,将以革基布为基材,在含有二甲基甲酸胺(DMF)的浸槽中浸入树脂进行定型,然后进入20-60%DMF的预凝固槽,再挤压干燥定型,进入涂料台。因此需要对经过浸槽的基材进行烘干。现有技术下,主要通过烫平轮或辊筒对基材供热以干燥基材,烫平轮或辊筒的热量,一般来自于集体供热的导热油。此种方法一来导热油集中供热,温度很难控制产品要求,成本较高,干燥后的基材手感较硬,二来单纯的接触式供热,其烘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成本,具有良好烘干效果的湿法合成革贝斯烘干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湿法合成革贝斯烘干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烘干装置和第二烘干装置,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包括第一烘干腔室、挤压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第二烘干装置包括第二烘干腔室和传热管道,所述传热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烘干腔室相连通,所述传热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烘干腔室相连通,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件和牵引带,所述牵引件包括第一组牵引件和第二组牵引件,所述第一组牵引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烘干腔室的顶部,所述第二组牵引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烘干腔室的底部,所述牵引带依次交错地与所述第一组牵引件和所述第二组牵引件连接,所述挤压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烘干腔室内,所述挤压装置挤压所述牵引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牵引件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烘干腔室的顶部,所述第二组牵引件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烘干腔室的底部,所述第一组牵引件与所述第二组牵引件在所述第一烘干腔室的横向方向上错开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中空的导热筒,所述导热筒与所述传热管道相连通,所述导热筒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烘干腔室的顶部,且朝所述第一烘干腔室的底部延伸,所述导热筒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组牵引件内的相邻的牵引件之间,所述导热筒的侧壁上设有导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第一挤压轮和第二挤压轮,所述第一挤压轮与所述牵引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挤压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挤压轮的两侧,且所述牵引带穿过所述第一挤压轮和所述第二挤压轮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一挤压轮和所述第二挤压轮挤压所述牵引带。
进一步的,还包括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与所述传热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装置为鼓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件为牵引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合成革贝斯在牵引件的带动下,放置于牵引带上随牵引带在第一烘干腔室内被挤压,从而将合成革贝斯中的水分挤出。同时,第二烘干腔室的产生的热量通过传热导管传到第一腔室内,对合成革贝斯进行烘干,实现了在第一腔室内利用两种方式加热干燥,也充分利用了第二烘干腔室的热能,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湿法合成革贝斯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第一烘干腔室;2、第二烘干腔室;3、传热管道;4、牵引装置;41、第一组牵引件;42、第二组牵引件;43、牵引带;5、挤压装置;51、第一挤压轮;52、第二挤压轮;6、导热筒;7、导热孔;8、排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第一烘干腔室内设置挤压装置挤水,同时设置了连通第二烘干腔室的传热管道利用第二烘干腔室的热量烘干合成革贝斯,提高了烘干效果。
请参照图1,一种湿法合成革贝斯烘干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烘干装置和第二烘干装置,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包括第一烘干腔室1、挤压装置5和牵引装置4,所述第二烘干装置包括第二烘干腔室2和传热管道3,所述传热管道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烘干腔室2相连通,所述传热管道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烘干腔室1相连通,所述牵引装置4包括牵引件和牵引带43,所述牵引件包括第一组牵引件41和第二组牵引件42,所述第一组牵引件41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烘干腔室1的顶部,所述第二组牵引件42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烘干腔室2的底部,所述牵引带43依次交错地与所述第一组牵引件41和所述第二组牵引件42连接,所述挤压装置5设于所述第一烘干腔室1内,所述挤压装置5挤压所述牵引带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育灯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育灯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61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辊轴多角度重力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塑胶跑道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