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构件自动控制养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6039.2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7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赵敏聪;王海涛;李春水;卢高峰;张勃海;李长源;张军;刘伟;白玉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构件 自动控制 养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构件自动控制养生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脚、自动增压水泵、把手、安全门、缺水保护开关、控制箱、壳体、连接管件、储水罐、电磁阀、侯卡、水流开关、自动增压泵、管件、过滤阀、安装板、漏电断路器、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线缆、五孔成套便捷插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喷洒管道由增压水泵补充压力达到管道内水压均匀,使得混凝土构件得到均匀喷洒充分养护,补充了自然给水养护时水压不够、构件末端养护不到位、构件前段水压大水量多余、水罐水位较低时构件末端给水不到位的缺陷,达到节约合理用水的效果,还可适当增加养护距离,减少水罐移动的频率,节省人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混凝土构件自动控制养生装置,属于建设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工程施工领域多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而钢筋混凝土的养生是保证厂品质量实现的一道主要施工工序,传统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人工的方式或人工辅助机械设备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构件的养生,因而人为因素较多,无法完全保证混凝土构件养生工序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在公路建设、铁路建设领域,往往是一些带状的混凝土结构物,线路较长,人工付出也较多。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构件养生系统,达到自动控制养生,以确保混凝土构件成品质量。
但现有技术无法使得混凝土构件得到均匀喷洒充分养护,自然给水养护时水压不够、构件末端养护不到位、构件前段水压大水量多余、水罐水位较低时构件末端给水不到位的缺陷,无法达到节约合理用水的效果,无法适当增加养护距离,减少水罐移动的频率,节省人工,并且无法适当调节供水时间加长,间歇时间缩短合理的控制用水量,不能有效节约水资源减少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构件自动控制养生装置,以解决无法使得混凝土构件得到均匀喷洒充分养护,自然给水养护时水压不够、构件末端养护不到位、构件前段水压大水量多余、水罐水位较低时构件末端给水不到位的缺陷,无法达到节约合理用水的效果,无法适当增加养护距离,减少水罐移动的频率,节省人工,并且无法适当调节供水时间加长,间歇时间缩短合理的控制用水量,不能有效节约水资源减少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凝土构件自动控制养生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脚、自动增压水泵、把手、安全门、缺水保护开关、控制箱、壳体、连接管件、储水罐,所述自动增压水泵与控制箱由下往上设于壳体的内部,所述安全门安装在壳体的前表面,所述把手嵌于安全门前表面的右侧,所述缺水保护开关设于安全门前表面的左侧,所述储水罐通过连接管件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自动增压水泵设有电磁阀、侯卡、水流开关、自动增压泵、管件、过滤阀,所述过滤阀位于自动增压泵的右侧且通过管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水流开关安装在自动增压泵的左侧面上,所述电磁阀通过侯卡固定安装在管件的前表面上。
所述控制箱设有安装板、漏电断路器、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线缆、五孔成套便捷插座,所述漏电断路器、交流接触器与时间继电器由左向右排列在安装板的上表面且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孔成套便捷插座位于安装板上表面的下方且通过线缆与其相连接,所述安装板与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与壳体的下表面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罐为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由漏电断路器、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孔成套便捷插座以及线缆组成的电路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采用电子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60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