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矿难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5101.6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0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武振锋;汪志龙;周永亮;吴雪纯;杨润;姚彩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S15/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矿难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矿难检测器。
背景技术
所谓检测器,当然是指能检测色谱柱流出组分及其量的变化的器件;指机械的、电子的或化学器件,用于区分、记录或指示环境中某一变量的变化,如温度、压力、电荷、电磁辐射、核辐射、粒子或分子等,对检测器的要求是: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重现性好,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对不同物质的响应有规律性及可预测性。
但现有的矿难检测器在进行矿难检测时,探头下达的深度有限,导管较短,不能有效的检测到矿井深处的气体浓度,对检测数据的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且现有的检测器的功能单一,只能对矿井中的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实用性较低,一定程度上使装置的利用价值下降。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多功能矿难检测器,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矿难检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矿难检测器,包括检测器箱体,所述检测器箱体的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与所述检测器箱体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所述检测器箱体一侧设有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检测器箱体焊接,所述检测器箱体的内部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底端嵌入设置于所述检测器箱体的内部,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有开关,所述显示屏的底部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显示屏信号连接,所述操作面板的一侧设有电源插孔,所述电源插孔贯穿设置于所述检测器箱体的内部,所述电源插孔的顶部设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内侧设有检测仪,所述检测仪与所述检测器箱体通过所述卡扣卡合,所述检测器的顶部设有感应探头,所述感应探头与所述检测仪焊接,并与所述操作面板信号连接,所述检测仪的内部分别设有la1-SSrxCOO8气体感应器和WS-P1040H07T超声波收发器,所述la1-SSrxCOO8气体感应器和WS-P1040H07T超声波收发器均与所述显示屏信号连接,所述检测仪的底端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底端贯穿设置于所述检测器箱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器箱体的底部设有柱脚,所述柱脚与所述检测器箱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的底端嵌入设置于所述检测器箱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的底部设有提手,所述提手与锁扣通过螺栓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面板的一侧设有凭条打印器,所述凭条打印器的底端嵌入设置于所述检测器箱体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多功能矿难检测器的检测仪的探头由特殊防水防尘材质制成,使装置在矿井下作用更加顺利,且该检测器的检测仪不仅可以检测矿井下气体浓度,并配置有超声波收发器对矿井下的环境进行更加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定位,使检测器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检测器箱体的内部设计有警示灯,实时对矿井内气体浓度进行报警,使工作效率更加高效,在检测器箱体的外侧设计有方便携带的提手,和方便固定的柱脚,使装置可以适用与更加广泛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器箱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框图;
图中:1-检测器箱体;2-显示屏;3-检测仪;4-卡扣;5-电源插孔;6-操作面板;7-凭条打印器;8-装置开关;9-警示灯;10-感应探头;11-la1-SSrxCOO8气体感应器;12-WS-P1040H07T超声波收发器;13-导管;14-锁扣;15-柱脚;16-橡胶保护套;17-提手;18-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5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