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2933.2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5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瀚;戴美林;李福生;马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瀚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3/16;F24F11/89;F24F13/24;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家用的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空气净化方法是在室内放置空气净化器,吸附有害气体。空气净化器是由风机、过滤材料、静电除尘装置组合而成。启动风机,循环室内空气,当PM2.5或其他有害颗粒物通过装置内部的过滤器时会被吸附,从而降低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但是在密闭环境中,无法排除室内的二氧化碳,且建筑物本身散发的有害气体、净化器造成的二次污染,如部分使用静电除尘原理的净化器所产生的臭氧,如果不能及时被排出室外,长期处于该环境中同样会危害身体健康。
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市场良莠不齐,受本身原理所限制,效果普遍一般,适用面积少有能超过50平方米。另外,现在的空气净化器虽然净化了室内的空气,但在人们长期处于室内时,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会逐渐上升,含氧量降低,由此会导致人们普遍缺氧,在缺氧的环境下,人们容易疲惫和困顿,头脑不清楚。而对于老人和儿童来说,伤害更大。
而为了进一步克服室内缺氧的问题,需要安装具有过滤系统的新风系统。
而家用新风系统虽能适用于大面积的建筑,但是一般需要在装修时同步安装,一旦入住之后再想安装新风系统,就比较麻烦,需要吊顶,埋藏通风管道,整体费用比较高,而且较长的管道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现有家用新风主流是风机隐藏在厨房吊顶里,受噪声和体积影响,这种安装方式的通风量和滤芯都不能太大。不适用于较高浓度的雾霾。
此外,无论怎么隐藏,现有家用新风系统都会占据一定的室内空间,而且这个空间的大小间接关系到了新风系统的通风量,所以不会太小。对于房价较高的地方,这种对空间的占用就容易让人犹豫。
总之,家庭用新风系统普遍存在噪音大,室内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噪音大,室内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系统,包括:主机本体和输气管路;
所述主机本体上设置有空气流道;
所述主机本体的空气流道上设置有风机以及用于空气过滤的滤芯;
所述主机本体设置在室外一侧;
所述空气流道的排气口与所述输气管路的室外端连通,室外空气经过所述滤芯过滤后经过所述输气管路送入室内。
与一般新风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安装便捷,无需在室内埋藏管道,便于安装在已经入住了的房间里。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主机本体,即风机等新风整机设置在室外一侧,类似空调外机的安装方式,所以安装相对便捷,一般的空调安装师傅就可以完成全部安装过程。由于室内没有电机,大大降低了新风系统的工作噪音。
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单进风方式,不设独立的排气孔,连续不断的进风,能使室内成为高压带,能有效抑制室外的雾霾从门窗等缝隙处进入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输气管路在靠近室内一侧设置有消音器。
通过在输气管路的室内一侧设置消音器,可以大大降低输气管路出风口的风噪,进一步减小新风系统的工作噪音,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起居或者工作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电源线和控制线,电源线和控制线自室外一侧经所述输气管路进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和控制线经输气管路内,从输气管路的排风口伸出并进入室内,该设计大大简化了安装过程,提供了室内外的密封性,避免室外的雾霾经穿墙孔进入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室内并与控制线的室内端连接。
其中,电源线为整个新风系统提供电源,控制线的外侧端与新风系统的主机连接,控制线的室内端与控制面板连接。控制面板只有手机大小,小巧不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抽屉式滤芯安装架;
所述滤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抽屉式滤芯安装架;
所述抽屉式滤芯安装架可插入和拉出地设置在所述主机本体上,进而携带着所述滤芯插入或者退出所述空气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抽屉口,所述抽屉式滤芯安装架自所述抽屉口插入或者拉出所述主机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抽屉式滤芯安装架的外侧端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抽屉口的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外侧端面上设置有提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瀚,未经李文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2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