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波浪能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2097.8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2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魏金蓉;石海;周军;丁明;施蜜;王殷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安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12;H01B7/28;H01B7/282;H01B7/29;H01B7/02;H01B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8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21422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浪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波浪能采集过程中传输电流的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环保性电能的发展,海洋波浪能也逐渐进入开发的领域。在采集波浪能的过程中,各种装置都会受到波浪的强大冲击,电缆会随着波浪晃动,同时浸泡在海水里面容易被进水和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浪能电缆,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电缆能承受长时间地震动及晃动而不受损伤。同时电缆具有高防水性,浸泡在海水中也不会被腐蚀。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波浪能电缆,包括导体,所述的导体外依次绕包内层耐火云母带、挤包绝缘层,形成绝缘线芯,绝缘线芯围绕中心发泡填充条绞合在一起成缆,成缆外缘间隙填充发泡填充条,成缆外依次绕包外层耐火云母带、阻水带、挤包发泡内护层、编织屏蔽层、挤包外护套;外护套缠绕铠装线芯,所述的线芯包括铜绞线,铜绞线外有挤包保护层。
其中,所述的中心发泡填充条采用发泡聚乙烯材料,密度0.44~0.56g/cm3之间。且具有高防水性。
其中,所述的导体采用镀锡软铜绞线,绞线节径比小于18倍。线芯柔软而弯曲和冲击。
所述的内层耐火云母带和外层耐火云母带均采用合成氟金云母带,云母带绕包重叠率不小于30%。耐温等级可达1300℃,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
所述的绝缘层采用耐水性乙丙橡胶。绝缘电阻达到1000MΩ.km,机械强度达到8Mpa。
所述的发泡填充条和发泡内护层均采用发泡聚乙烯材料,密度0.44~0.56g/cm3之间。
所述的阻水带厚度为2mm,绕包重叠率不小于40%。
所述的编织屏蔽层为镀锡铜丝材料采用24锭或32锭编织机编织,铜丝直径为0.10~0.30mm,编织密度不小于85%。
所述的外护套采用耐油阻燃无卤低烟聚烯烃,厚度不小于4.0mm。
所述的铜绞线为镀锡软铜绞线,保护层采用耐油氯化聚乙烯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波浪能电缆,在电缆结构中设计了抗冲击结构,在护套外采用内部为铜绞线,外部挤包了橡皮层的线芯结构进行缠绕铠装,对整个电缆形成有效的保护。
在电缆结构中设计了发泡填充条,减轻电缆的整体相对密度,不让电缆随重力下沉而牵动相关波浪能发电设备。
另外,在电缆结构中设计了纵向及径向阻水结构,采用阻水带绕包,护套层采用阻水性能优异的无卤低烟聚烯烃材料。无卤低烟聚烯烃同时具有高耐油,耐海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波浪能电缆,包括导体2,所述的导体2外依次绕包内层耐火云母带3、挤包绝缘层4,形成绝缘线芯,绝缘线芯围绕中心发泡填充条1绞合在一起成缆,成缆外缘间隙填充发泡填充条12,成缆外依次绕包外层耐火云母带5、阻水带6、挤包发泡内护层7、编织屏蔽层8、挤包外护套9;外护套9缠绕铠装线芯,所述的线芯包括铜绞线10,铜绞线10外有挤包保护层11。
对于上述各个部件采用的材料具有以下说明:
所述的中心发泡填充条1采用发泡聚乙烯材料,密度0.44~0.56g/cm3之间。
所述的导体2采用镀锡软铜绞线,绞线节径比小于18倍。
所述的内层耐火云母带3和外层耐火云母带5均采用合成氟金云母带,云母带绕包重叠率不小于30%。
所述的绝缘层4采用耐水性乙丙橡胶。
所述的发泡填充条12和发泡内护层7均采用发泡聚乙烯材料,密度0.44~0.56g/cm3之间。
所述的阻水带6厚度为2mm,绕包重叠率不小于40%。
所述的编织屏蔽层8为镀锡铜丝材料采用24锭或32锭编织机编织,铜丝直径为0.10~0.30mm,编织密度不小于85%。
所述的外护套9采用耐油阻燃无卤低烟聚烯烃,厚度不小于4.0mm。
所述的铜绞线10为镀锡软铜绞线,保护层11采用耐油氯化聚乙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安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安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20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押出电缆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专用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