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式无源无线智能测温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0163.8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1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万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凯川电力保护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73 | 代理人: | 闫冬,吴航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无源 无线智能 测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或配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应式无源无线智能测温仪。
背景技术
为确保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事故的发生,对在运行中设备的发热点温度进行检测和保护是一种重要手段,电力设备导电连接处、插接处的电接触状况不良是引起该处温度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连接处和插接处时在线监测的主要部位。现有温度在线监测方式只要有两种:红外辐射的非接触式和采用热敏器件的接触式测温。非接触式红外传感器由于受环境、湿度、大气压的影响较大,红外辐射受遮挡就无法准确测量,使用有很大局限性。而接触式的传感器直接与测温点相接触,受环境因素干扰小,可实现准确、快速温度检测。
而在现有的接触式测温方案中,电阻式传感器作为测温传感器多采用在高电位用有线输送信号,简单运用空气隔离高低电位,通过红外光电转换输送温度信号,但是红外发射、接收管外露,长期使用会落灰尘等,使得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逐渐变差,影响测量值。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式无源无线智能测温仪,所述感应式无源无线智能测温仪包括壳体和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线路板包括温度感应模块、处理模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互感电路,所述互感电路用于所述处理模块的供电;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通过串行总线与所述温度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并经串行总线与所述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对应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通过I/O端口与所述温度感应模块的电源端连接。
较佳的,所述温度感应模块包括感应电路,所述感应电路包括热敏电阻、分压电阻和滤波电容,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分压电阻串联,所述滤波电容与所述热敏电阻并联。
较佳的,所述通讯模块包括储能电容和退耦电容,所述储能电容和所述退耦电容并联,所述储能电容和所述退耦电容均一端接地,另一端接3.3V电压。
较佳的,所述微控制器包括供电管脚、通讯管脚、采集管脚,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所述供电管脚给所述温度感应模块供电,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所述采集管脚与所述温度感应模块数据连接以实现读取所述温度感应模块的实时温度值;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所述通讯管脚与所述通讯模块数据连接实现对温度信号的传输。
较佳的,所述互感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整流电路、调整电阻、滤波电容和线性电源芯片,所述电流互感器与所述线性电源芯片连接,所述线性电源芯片用于整合所述电流互感器所产生感应电流;所述电流互感器与所述线性电源芯片之间设置所述整流电路、所述调整电阻、所述滤波电容。
较佳的,所述壳体包括外壳,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包括探出孔,所述探出孔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
较佳的,所述壳体还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并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所述线路板固定在所述调节板上。
较佳的,所述调节板设置保护探头,所述保护探头与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探头通过所述探出孔从所述壳体底部露出,所述保护探头与所述外壳密封连接。
较佳的,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第一连接部、固定在所述调节板底部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轴以及回弹装置,所述回弹装置用于维持所述保护探头从所述壳体底部外露的状态。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所述热敏电阻与被测物品表面的接触可对所述被测物体表面温度的进行精确检测;2,通过所述电源模块的所述互感电路设置,实现良好的能量转换效率;3,通过所述处理模块对所述温度感应模块检测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以及硬件本身的滤波阻容特性,使所述感应式无源无线智能测温仪达到理想滤波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式无源无线智能测温仪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式无源无线智能测温仪的所述互感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式无源无线智能测温仪的所述温度感应模块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式无源无线智能测温仪的所述通讯模块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式无源无线智能测温仪的所述处理模块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式无源无线智能测温仪的所述壳体的结构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凯川电力保护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凯川电力保护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0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炉温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减少响应时间的温度传感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