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线路紧线用卡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9500.1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8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明;齐寓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明明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线路 紧线用卡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线路施工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电力线路紧线用卡线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线路施工或检修过程中,需要将架设的电力线拉紧后再进行两端固定。卡线器是电力架空线路施工及检修中在临锚和紧线工序中常用的握线工具,适用于架空电力线路调整弧垂,收紧导线。其安装便捷,使用方便。使用时将电力线的一端头固定在一根线杆上,将电力线的另一端用卡线器卡紧,握住卡线器上的手把用力向外牵引,直到把电力线拉紧后再固定到另一根线杆上。现有的卡线器将导线夹在定、动钳口内,手动拉动拉环,使动钳口向定钳口处移动,从而实现电力线路的夹紧,但是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需要一直持续用力拉紧才能拉紧电力线路,如果拉力不够,线束容易松动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正常电力供应。
2、由于拉环可转动,拉环的中心线与钳口支架中心线不在一条直线上,造成拉线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线路紧线用卡线器,能够有效夹紧电力线路,无须一直用力拉紧拉环,即可有效实现线路的卡紧;并且,拉环在固定杆与套筒的限制下,只能朝一个方向拉动,消除了拉电力线时,钳口支架所受的扭力,只受较小的拉力和弯曲力即可拉紧电力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电力线路紧线用卡线器,包括钳口支架、定钳口、动钳口,所述定钳口位于钳口支架下部,所述钳口支架上设置牵引端行程槽和动钳口行程槽,所述动钳口行程槽位于定钳口右上方,所述牵引端行程槽与定钳口平行,所述定钳口左端铰接第一拉杆,所述动钳口左端与第一拉杆铰接,所述定钳口右端设置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滑动设置在动钳口行程槽内,所述动钳口的钳口与定钳口的钳口平行,所述第一拉杆远离定钳口的一端铰接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远离第一拉杆的一端设置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滑动设置在牵引端行程槽内,所述第二拉杆上铰接拉环,所述钳口支架上设置用于锁紧第二拉杆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沿钳口支架右端向外延伸设置的固定杆、固定在拉环上的套筒以及固定销,所述套筒与固定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上设置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销位于固定孔内。
所述固定杆与牵引端行程槽同轴。
所述固定销通过软绳固定在拉环上。
所述固定销为T型固定销。
所述动钳口和定钳口上均设置橡胶条。
所述橡胶条上设置防滑凸点。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导线夹在定、动钳口内,手动拉动拉环,使动钳口向定钳口处移动,从而实现电力线路的夹紧;并且通过用于锁紧第二拉杆的锁紧装置,当线路夹紧后,通过固定销与固定孔,防止第二拉杆向左滑动,在使用过程中,无须一直用力拉紧拉环,即可有效实现线路的卡紧;同时,拉环在固定杆与套筒的限制下,只能朝一个方向拉动,消除了拉电力线时,钳口支架所受的扭力,只受较小的拉力和弯曲力即可拉紧电力线。
2、固定杆与牵引端行程槽同轴,使拉环作用力始终与钳口支架在同一直线上,减小拉线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减小卡线器的各部分零件受到的侧向的扭力和弯曲力。
3、固定销通过软绳固定在拉环上,有效防止固定销丢失。
4、固定销为T型固定销,避免固定销从固定孔中滑脱。
5、动钳口和定钳口上均设置橡胶条,一方面可以防止线路被避免电力线被过度磨损,同时增大钳口与线路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夹紧牢固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I部放大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钳口支架;2、定钳口;3、动钳口;4、牵引端行程槽;5、动钳口行程槽;6、第一拉杆;7、第一销轴;8、第二拉杆;9、第二销轴;10、拉环;11、固定杆;12、套筒;13、固定销;14、固定孔;15、软绳;16、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文件中所指左、右是指图中所示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明明,未经赵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9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线束固定扎带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缸内线束总成的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