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安全伞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9171.0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5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蔡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宝牛伞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3/04 | 分类号: | A45B3/04;A45B9/02;A45B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安全伞。
背景技术
雨伞是人们在阴雨天出行时必不可少的用具,但是在使用雨伞时,特别是在夜间使用时,经常会出现因为视线不佳,导致其他路人,特别是驾车人无法及时看清持伞的路人,同时持伞的路人为了遮挡雨水,通常都把伞压的很低,继而挡住了行走的视线,且降低了亮度,因此而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一系列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为此,市面上出现各式各样的灯具,该灯具安装在雨伞顶部,用于照明或其他警示之用。然而,目前的雨伞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缺点:一、当需要照明时,由于灯具安装在雨伞顶部,难以对地面进行照明,使用起来存在不便;二、多只有单一的照明或单一的警示功能,无法同时具备两种功能,更无法对二者进行切换,使用起来十分麻烦;三、警示灯由于安装位置不合理或体积太小,不易引起他人注意;四、灯具多安装在直骨伞顶部,不仅占据空间大,携带麻烦,而且当伞面上有雨水时,收合后雨水受重力作用沿伞面汇流到灯具处,灯具容易被沾雨水而发生损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多功能安全伞,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伞,以携带方便,使用简单,集照明和警示功能为一体,加强警示功能,确保用户的安全,并且防止灯具发生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功能安全伞,包括伞本体,伞本体为一三折自开收反向伞,伞本体包括伞面、伞杆和骨架,伞面与骨架连接,骨架设置在伞杆的上端,伞面的上端的中心处设有第一发光装置,伞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发光装置,第二发光装置包括切换控制开关、照明模块和警示模块,切换控制开关分别连接照明模块和警示模块。
所述伞杆的下端形成伞把,第二发光装置安装在伞把的底部。
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包括外罩体和内罩体,外罩体与伞把可拆卸连接,外罩体的表面为一供灯光发散的凹凸面,外罩体和内罩体均为透明材质,照明模块和警示模块设置在内罩体内,切换控制开关为一按压式开关,外罩体对应按压式开关的位置处设有切换按钮,切换按钮与切换控制开关的按压部连接。
所述凹凸面包括复数个凹凸不平的三角面,三角面之间相互拼接。
所述底座的下端形成第一外螺纹,外罩体的内表面对应于第一外螺纹的位置处形成第一内螺纹,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互配合。
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包括壳体和LED闪光灯,LED闪光灯设置在壳体内。
所述伞面的上端形成一安装部,壳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该安装部上。
所述照明模块为一照明灯,警示模块为一红蓝警示灯。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使用简单,当需要照明时,可通过第二发光装置直接对地面进行照明,可随意使用照明功能,有效地确保用户的安全;
二、本实用新型同时具备照明和警示两种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对二者进行切换,功能丰富,使用便捷;
三、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光装置设置在伞面的上端的中心处,第二发光装置设置在伞杆的下端,通过二者的配合更易引起他人注意,加强警示功能,进一步确保用户的安全;
四、本实用新型的伞本体为一三折自开收反向伞,不仅占据空间小,携带方便,而且当伞面收合后,能够防止雨水汇流到灯具处,避免灯具容易被沾雨水而发生损坏,保障第一发光装置正常使用,进一步确保用户的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伞本体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伞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伞本体1,伞面11,伞杆12,骨架2,第一发光装置3,第二发光装置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多功能安全伞,包括伞本体1,伞本体1为一三折自开收反向伞,伞本体1包括伞面11、伞杆12和骨架2,伞面1与骨架2连接,骨架2设置在伞杆12的上端,伞面11的上端的中心处设有第一发光装置3,伞杆12的下端设有第二发光装置4,第二发光装置4包括切换控制开关、照明模块和警示模块,切换控制开关分别连接照明模块和警示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伞杆12的下端形成伞把,第二发光装置4安装在伞把的底部,结构紧凑,照明方便,警示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宝牛伞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宝牛伞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9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