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铁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7713.0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8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庄顺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08 | 分类号: | H02K1/08;H02K1/04;H02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元件,尤其涉及一种马达铁芯。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马达,例如伺服马达,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机械结构中,并配合电子电路精准控制马达转动方向、速度、扭力等等,来实现各类机械的电动化、智慧化及节能化等目标。以车辆应用为例,如座椅、车窗、天窗等内装机构,视镜、雨刷、侧门等车身机构,刹车、转向等底盘机构,均已大量导入小型马达,以提供更方便操作以及更舒适、安全的驾驶;因此,可预期小型马达的需求会随着市场需求而提高,而相关马达制造厂商也必须提高其产能,以因应大需求量的市场。
目前常见一种伺服马达的铁芯结构50如图11所示,其包含有一铁芯本体 51以及二绝缘套筒52;再配合图12所示,该铁芯本体51包含有一环部511 及自该环部511外侧向外延伸的多个齿部512;各该绝缘套筒52则预先成型,其包含有一轴筒521及多个自该轴筒521向外延伸的支部522,各该支部522 朝向该铁芯本体50的表面向下或向上延伸有二绝缘片523。
由于该绝缘套筒52的多个支部522分别对应该铁芯本体51的多个齿部 512,故将此二绝缘套筒52的支部521对准该多个齿部512后,分别自该铁芯本体51的上端及下端套入,使各支部522的二绝缘片523分别向下、向上贴合在对应该齿部512的二侧边上;确定组合完成后再进行线圈卷绕作业。
经上述结构说明可知,由于该绝缘套筒预先成型,而且各绝缘片的厚度不能太厚而影响马达特性,除慎选电性绝缘材料外,另要求精密的加工,以使各该支部的二绝缘片紧密贴合于对应齿壁的侧壁上;再者,此一上、下绝缘套筒的设计,尚依赖人工组装,造成整体马达铁芯结构在绕线工艺的前组装工时拉长,严重拉低工艺产能,故而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目前马达铁芯于组装绕线线圈绝缘材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马达铁芯,该马达铁芯的表面可快速成型绝缘材。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铁芯,其包括:
一铁芯本体,由多个硅钢片堆叠而成,以构成一环部及多个齿部;其中该多个齿部等间距自该环部的一侧面横向延伸而出,且相邻的硅钢片之间存在一间隙;以及
多个绝缘材,分别一体射出成型地紧贴于其所对应的齿部,以包覆对应齿部的二相对的纵长侧边;其中各该绝缘材包含有一顶部、一底部,以及二对应该二相对纵长侧边的侧壁;其中各该侧壁的内表面对应该多个硅钢片的间隙而呈一凹凸面,各该侧壁的外表面为一平坦面。
上述的马达铁芯,其中各该绝缘材的该顶部及该底部进一步分别包覆或凸出于对应齿部的一顶面及一底面。
上述的马达铁芯,其中:
该铁芯本体的该多个齿部自该环部的一外侧面向外延伸而出;以及
该多个绝缘材的各该侧壁与其相邻侧壁相互连接。
上述的马达铁芯,其中,该任意两个相邻齿部保持一纵直间隙或一倾斜间隙。
上述的马达铁芯,其中:
该铁芯本体的该多个齿部自该环部的一内侧面向内延伸而出;以及
该多个绝缘材的各该侧壁与其相邻侧壁相互连接。
上述的马达铁芯,其中,该任意两个相邻齿部保持一纵直间隙。
上述的马达铁芯,其中,该环部由多个等分的环部件构成,各环部件对应该多个齿部的其中之一。
上述的马达铁芯,其中,各该环部件的二相对外短侧的其中之一形成有一卡槽,另一短侧则形成有卡块;其中该卡槽与相邻的环部件的卡块卡合,而卡块则与另一相邻的环部件的卡槽卡合。
上述的马达铁芯,其中,该任意两个相邻齿部保持一纵直间隙。
上述的马达铁芯,其中,各该绝缘材为一液晶聚合物绝缘材,且各该侧壁厚度为0.2至0.7mm。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马达铁芯主要令各该绝缘材的顶部、底部及二相对侧壁一体射出成型地紧贴于其所对应的铁芯本体的齿部,其中该侧壁的内表面形成有该凹凸面,可无间隙地紧密地贴合于该侧壁上,且可加强硅钢片堆叠接合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马达铁芯在绕线之前不必人工组装绝缘套筒,即可快速地于该铁芯本体的各齿部上形成有绝缘材,有效缩减整体马达的组装时间,进而提高马达产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本实用新型马达铁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外观图;
图1B:图1A的一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2A:沿图1A的A-A割面线的一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鸿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77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