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通道人像比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6002.1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7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黄磊;吴二宝;王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芯创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通道 人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道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通道人像比对系统。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场合在进出口通道处需要使用身份识别的装置。如:银行、安防、海关、公安、机要部门及各公司等。在多样的身份识别方法中,人像比对(主要是基于人脸识别)方法的使用逐渐受到了众多的青睐,因为与其他身份识别方法相比,人像比对方式具有直观性强、不接触、采集方便,安全性高,且设备易操作等特点。人像比对已经成为目前安防、门禁和考勤领域使用非常广泛的一项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通道人像比对系统主要存在识别时间长,效率较低,且有可能出现识别错误的情况;另外,在安全性上也存在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智能通道人像比对系统,该系统解决了传统通道的人像比对系统上识别效率低,安全性差的缺陷,同时提供了些改进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智能通道人像比对系统,包括通道门,还包括两个摄像头,以及与摄像头连接的人像比对主机,以及与人像比对主机连接的门禁电锁,所述人像比对主机包括与两个摄像头连接的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摄像头拍摄照片中的人脸特征,以及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已登记访客的人脸模型,以及比对模块,用于将采集的人脸特征与存储模块中的人脸模型特征相比较,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门禁电锁的打开和关闭,所述采集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均连接于比对模块,所述比对模块分为第一比对模块和第二比对模块,所述智能通道人像比对系统还包括两个红外传感器和一个电磁环,所述两个红外传感器分别设于通道门的内外两侧,所述电磁环设于通道门的侧边,所述红外传感器和电磁环均与人像比对主机中的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两个红外传感器一个设在距通道门内侧1m远处,另一个设在距通道门外侧0.1m远处,且两个红外传感器的探测红外光均平行于通道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智能通道人像比对系统还包括语音播报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语音播报装置和显示装置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智能通道人像比对系统还包括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指纹识别器、指纹分析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所述门禁电锁和电磁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一比对模块和第二比对模块的双比对模块结构,分担了人脸特征比对任务,提高了比对效率,较少了从采集到判断再到开门的时间;另外当人员站在通道门外太近,会及时检测到并语音提醒,防止发生被门撞到的危险,当人员经过通道门后,离开了安全距离,才会关闭通道门,同样避免了安全事故发生;整个过程实现全自动话、智能化,只需要定期巡视检查,节省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通道门及其相关部件的连接关系图。
其中,1-通道门,2-红外传感器,3-门禁电锁,4-电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智能通道人像比对系统,包括通道门,还包括两个摄像头,以及与摄像头连接的人像比对主机,以及与人像比对主机连接的门禁电锁,人像比对主机包括与两个摄像头连接的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摄像头拍摄照片中的人脸特征,以及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已登记访客的人脸模型,以及比对模块,用于将采集的人脸特征与存储模块中的人脸模型特征相比较,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门禁电锁的打开和关闭,采集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均连接于比对模块,比对模块分为第一比对模块和第二比对模块。智能通道人像比对系统还包括两个红外传感器和一个电磁环。
优选的,智能通道人像比对系统还包括语音播报装置和显示装置,语音播报装置和显示装置均与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的,智能通道人像比对系统还包括指纹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指纹识别器、指纹分析器和控制器,控制器连接于门禁电锁和电磁环。指纹识别装置可独立的控制电磁环和门禁电锁,这样是为了访客不方便进行人脸识别时,可通过指纹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芯创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芯创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6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变电站建筑安防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视化来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