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廊运管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81175.4 | 申请日: | 2017-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1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哲;单雪琴;喜琳;沈晨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1/12 | 分类号: | B62B1/12;B62B5/00;B60P3/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运管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底下综合管廊建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管廊运管车。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在国家的大力推广下地下管廊已成为今后排管工程的大势所趋。
但是,在管廊内施工对大型机械设备进场、管道运输安装,存在诸多空间限制,无法切实有效的利用常规设备在管廊内运输及安装一些体积较大、较重的管道及管件。
因此,急需一种体积小,载重量大,并且能够小幅度提升管道高度的运输工具,提高地下管廊的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管廊运管车,实现的目的之一是体积小,载重量大,能够快速的装载各种大型管道在地下综合管廊内移动,并且能够小幅度提升管道高度,提高地下管廊的施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管廊运管车,包括载重板和车轮。
其中,所述载重板上设有管道固定板,所述载重板的一端与所述管道固定板对应的一端呈铰链连接,所述载重板与所述管道固定板之间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和活塞分别与所述载重板、所述管道固定板呈铰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道固定板上面设有横截面成半圆形的通槽,用于放置待运输管道。
优选的,所述载重板上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所述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载重板之间呈铰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道固定板下面对应所述液压缸的活塞位置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一转轴,所述活塞籍由所述转轴与所述管道固定板呈铰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载重板下面靠近中间位置设有一对所述车轮。
优选的,还包括电动液压泵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电动液压泵与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籍由所述电动液压泵和所述液压缸控制所述管道固定板撑开和合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籍由在呈铰链连接的载重板和管道固定板设置一液压缸,形成一个能够控制管道固定板沿铰链摆动的简易可移动升降机构,体积小,载重量大,能够快速的装载各种大型管道在地下综合管廊内移动,并且能够小幅度提升管道高度,提高地下管廊的施工效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下面安装槽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管廊运管车,包括载重板1和车轮4。
其中,所述载重板1上设有管道固定板2,载重板1的一端与管道固定板 2对应的一端呈铰链连接,载重板1与管道固定板2之间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设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缸体和活塞31分别与载重板1、管道固定板2呈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籍由在呈铰链连接的载重板和管道固定板设置一液压缸,形成一个能够控制管道固定板沿铰链摆动的简易可移动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载重量大,能够快速的装载各种大型管道在地下综合管廊内移动,并且能够小幅度提升管道高度,提高地下管廊的施工效率。
在某些实施例中,管道固定板2上面设有横截面成半圆形的通槽21,用于放置待运输管道。
在某些实施例中,载重板1上有一安装孔11,安装孔11内设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缸体与载重板1之间呈铰链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管道固定板2下面对应液压缸3的活塞31位置设有一安装槽22,安装槽22内设有一转轴23,活塞31籍由转轴23与管道固定板2 呈铰链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载重板1下面靠近中间位置设有一对车轮4。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动液压泵和液压控制系统,电动液压泵与液压缸3连接,液压控制系统籍由电动液压泵和液压缸3控制管道固定板2撑开和合拢。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1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