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汤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9705.1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4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海;皮秋梅;曾瑞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27/04;A47J37/1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徐开国 |
地址: | 317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身 汤锅 炊具技术领域 高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 加热效果 快速加热 内侧壁 外侧壁 圆筒状 槽壁 槽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汤锅,属于炊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汤锅加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汤锅,包括锅身,锅身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凹槽,凹槽沿着锅身的高度方向设置,锅身上端的厚度小于锅身下端的厚度,凹槽的槽壁呈弧形,凹槽的槽口设置在锅身的边沿,锅身的外侧壁呈圆筒状。本汤锅能使得锅身能快速加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汤锅。
背景技术
面对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对于汤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也原来越高。
在进行烹饪的过程中,会对汤锅进行加热,而现有的汤锅采用圆筒状,使得汤锅的加热效果较差,加长了烹饪时间,在煮粘黏性较大的食材时,需要烹饪者不断的搅拌才能达到不粘锅的效果,但是在搅拌的过程中容易造成食材全部散掉,影响了最后的食用口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汤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汤锅的锅身不能实现快速加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汤锅,包括锅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沿着锅身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凹槽的槽口设置在锅身的边沿,所述锅身的外侧壁呈圆筒状。
凹槽的槽口设置在锅身的边沿,起到了在对汤锅倒水时引导水进入锅身内的效果,凹槽的设置,能加大汤锅的内部空间,同时在对汤锅加热的过程中增加汤锅的内表面积,上述结构的设置,只需要在锅身制作的过程中,对锅身的整体结构进行较小的改动,减少了锅身的制作成本,提高了汤锅的整体美观,增大了汤锅的口径,在烹饪过程中增加了锅内水蒸汽的存贮,同时也提高了汤锅的性能,实现了对汤锅的快速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锅身上端的厚度小于锅身下端的厚度。
该结构的设置,能起到导流的作用,使得水或者其他的调料能沿着锅身稳定的流入,同时也进一步的实现了增加锅身的体积,上面锅身厚度较小,能进一步的实现了对锅身的快速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槽壁呈弧形。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锅身的内侧壁更加的光滑,进而在烹饪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损坏食材的情况,同时也方便了使用者的淘洗。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有六个,六个凹槽沿着锅身周向均匀分布。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汤锅在加热的过程中,受热均匀,避免了在烹饪过程中出现半生不熟的现象,且设置多个凹槽,进一步的提高了锅身加热的效率和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锅身的边沿凸起形成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竖向截面呈倒L型。
该结构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蒸格、玻璃盖以及油炸篮等均可放置在安装台上,提高了锅身的多用性,增加了汤锅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锅身的底部连接有复底板。
该结构的设置,汤锅锅身与复底板之前采用底部复打工艺进行加工,因此汤锅可用于电磁炉以及煤气灶,使得汤锅的加热变得更加的方便。
进一步地,锅身采用铝材料制成。
由于铝材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导热性能较好,进一步的实现了对锅身的快速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锅身的外侧壁上凸起形成柄座,所述柄座和锅身一体成型。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锅身能更好移动,锅身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锅身的内侧面。
该结构的设置,不影响整个汤锅的外形,也进一步的增大了汤锅的内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9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锅盖打开机构的全自动电饭锅
- 下一篇:一种具有显示面板的电饭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