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冷却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9596.3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4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曲天非;赵彦杰;窦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开利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杨东明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冷却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冷却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中的组合式冷却塔装置。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季空调区域的所有热量最终都是通过冷却塔散发到室外大气当中。因此冷却塔的工作情况对系统影响很大。
冷却塔是模块化的产品,中央空调系统是按照多个模块连接组成一组或多组冷却塔共同工作。因为在实际工程实践中流经各个冷却塔的管道中的水流量是不可能做到准确平衡,在模块之间需要有联通和隔断装置。联通装置用于在冷却塔工作是将多个模块的水槽联通,平衡各个模块之间的水流量。目前的做法是在不同模块的水槽之间装设标准生产的隔板,如附图1所示。当各个模块间的水量不平衡时,液位高的模块下部水槽内的水会通过平衡孔流到相邻的模块中,达到各个模块的水量平衡。但是,现有的平衡孔5均为圆形孔,随着液位差的增加,圆形孔的流通面积增速降低,因为圆形在圆心位置向上横向宽度逐渐减小,因此,流通能力增速低于液位增加速度。这样导致不平衡孔的可消除的不平衡率降低,仅可达到9%,导致冷却塔之间的流量平衡所需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冷却塔之间的流量平衡所需时间较长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平衡各个冷却塔之间的流量的组合式冷却塔。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组合式冷却塔装置,其包括:多个冷却塔,所述冷却塔中设有一第一流体通道,相邻的两个冷却塔的第一流体通道之间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平衡孔,所述平衡孔连通相邻的两个冷却塔的第一流体通道,所述平衡孔形成为从上到下逐渐收敛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平衡孔为倒梯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平衡孔的形状为等腰梯形。
优选地,所述平衡孔的高度为120mm,所述平衡孔的底边的长度为120mm,所述平衡孔的顶边的长度为260mm。
优选地,所述平衡孔为倒三角形结构或倒半圆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平衡孔设于隔板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冷却塔还内设有预留通道和两条第二流体通道,两条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分别设于所述预留通道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设于所述预留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预留通道的上方设有排风扇。
优选地,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中设有用于散热的填料。
优选地,所述填料为翅片。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组合式冷却塔装置通过将平衡孔设置成从上到下逐渐收敛的结构,提高了平衡孔的可消除的不平衡率,从而能够快速平衡各个冷却塔之间的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组合式冷却塔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着A-A线截取的组合式冷却塔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2所示,组合式冷却塔装置10包括多个冷却塔11。在图2中,仅示意了两个冷却塔11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仅包括两个冷却塔11,本实用新型可以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冷却塔11。
冷却塔11的上方设有四个流体入口12,冷却液(一般为水)从流体入口12流入从冷却塔11的下方流出。
如图3所示,冷却塔11中设有一第一流体通道13,相邻的两个冷却塔11的第一流体通道13之间设有一隔板14,隔板14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平衡孔15,平衡孔15连通相邻的两个冷却塔11的第一流体通道13,平衡孔15形成为从上到下逐渐收敛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平衡孔15为倒梯形结构,优选地为等腰梯形结构。可选择地,平衡孔15可以为倒三角形结构或倒半圆形结构。平衡孔15设于隔板14的上下方向的中心。
优选地,如图4所示,平衡孔15的高度h为120mm,平衡孔15的底边a的长度为120mm,平衡孔15的顶边b的长度为260mm。
冷却塔11还内设有预留通道17和两条第二流体通道16,两条第二流体通道16分别设于预留通道17的两侧并与第一流体通道13连通,第一流体通道13设于预留通道17和第二流体通道16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开利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开利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9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通风冷却塔群
- 下一篇:一种新型家禽脱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