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接收机的光接收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8193.7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4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宏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69 | 分类号: | H04B10/69;H04B10/61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收机 接收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接收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接收机的光接收模块。
背景技术
在光通信系统中,光接收机接收的光信号十分微弱,由于受到高背景噪声场的干扰,使得光接收机无法对有用的光信号进行正确接收,接收灵敏度较低,同时光信号经光纤传输后幅度大大衰减,输出电平稳定性较差,无法恢复出由光载波所携带的有用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接收机的光接收模块,其能够正确接收有用的光信号,提高接收灵敏度,同时可避免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幅度衰减问题,提高输出电平的稳定性,并且可以恢复由光载波所携带的有用信息。
一种光接收机的光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电探测器分别连接前置放大芯片的输入端和单片机的第九管脚,所述单片机的第十九管脚连接AGC控制电路的电控衰减控制端,所述AGC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前置放大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AGC控制电路输出端与后置放大芯片输入端连接,所述后置放大芯片连接RF输出。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探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所述光电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电感L22一端、电感L14一端,所述电感L14另一端连接电容C24一端,所述电容C2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5一端、耦合器L15-1一端,所述电感L15-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15-2一端、电阻R15一端、电阻R14一端,所述电感L15-2另一端与电感L15-3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电阻R14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5另一端连接电阻R16一端、电容C28一端,所述电阻R16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15-3另一端与电感L15-4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电感L15-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2一端、电容C25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2另一端串联电感L13后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串联电阻R11后连接电容C23一端、电阻R12一端、电阻R13一端,所述电阻R13另一端连接24V电压源、电容C26一端、电容C27一端,所述电容C23、电阻R12、电容C26、电容C27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后接地;所述电感L22另一端连接电阻R33一端、电容C44一端,所述电容C44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3另一端连接电阻R31一端、电阻R32一端,所述电阻R31另一端与所述单片机第十九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3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3和OP端口,所述电容C43接地;
所述前置放大芯片包括正反馈放大电路,所述正反馈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IC4,所述放大器IC4的输入端依次通过电阻R17、电容C30、电阻R20与输出端连接形成正反馈网络,所述正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28另一端,输出端连接电感L16一端、电容C32的一端,所述电感L16另一端连接并联电阻R21和R22的一端,所述并联电阻R21和R2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5一端和电感L23一端,所述电容C45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23另一端连接8V电压源;所述电容C32的另一端为所述前置放大芯片的输出端,其连接电容C33一端和所述AGC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33另一端接地;
所述AGC控制电路的电控衰减控制端AGC连接并联电容C5、C6、C7一端、电感L10的一端,所述并联电容C5、C6、C7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后接地,所述电感L10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5后连接并联电容C3、C4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所述并联电容C3、C4另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前置放大芯片的输出端、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容C1一端、电阻R3一端,所述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另一端连接电容C29一端、电阻R18一端、电阻R4一端,所述电容C29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8另一端连接并联的电阻R19、二极管D5、电容C31的一端,所述电阻R19另一端串联电感L17后连接8V电压源,所述并联二极管D5和电容C31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后作为所述AGC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宏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宏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81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