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防止反接的化成连接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8023.9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9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辉;李元军;王涛;石润波;夏诗忠;郭树演;刘长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华中蓄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8 | 分类号: | H01M2/28;H01M2/26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7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防止 反接 化成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防止反接的化成连接条。
背景技术
化成是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通过化成使极板上的铅膏转变为可放电的活性物质,蓄电池化成主要有两种方式:极板化成和电池化成。极板化成,又叫外化成,由于化成过程污染大,已被淘汰。电池化成,也叫内化成,是一种污染小,生产效率高的化成方式,成为目前主流的化成方式。
在进行电池化成前,需要使用化成连接条将不同的电池串联起来,由于电池的正负极端子粗细不一样,与之相匹配的化成连接条的正负极端子帽的内径也不一样,在连接时为避免连接错误,现有的技术采用在连接条上铸造正负极性符号来进行区分。但由于正负极性符号的颜色与连接条的颜色一致,无法对人眼形成有效刺激,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连接条接反导致的烧端子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池防止反接的化成连接条,有效地防止了因连接条接反导致的烧端子现象发生,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电池用化成连接条,在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正极端子帽和负极端子帽,所述的连接横梁靠近正极端子帽端设置有凸起的正极标识,靠近负极端子帽端设置有凸起的负极标识;所述的正极端子帽、负极端子帽为圆饼状,负极端子帽上有一贯通孔,正极端子帽上有盲孔,所述的正极端子帽顶部上设置有一个凹槽,所述的凹槽内有红色标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正极端子帽上设置的凹槽,其深度为0.5mm,其直径为正极端子帽顶部直径的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蓄电池防止反接的化成连接条整体采用导电性良好的铅基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防止反接的化成连接条,提高了连接条正负极端子帽的辨识度,使生产员可以快捷的区分出正负极,有效地防止了因连接条接反导致的烧端子现象发生,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同时降低生产人员工作难度;
(2)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防止反接的化成连接条,设计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正极端子帽,2、负极端子帽,3、连接横梁,4、正极标识,5、负极标识,6、凹槽,7、红色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根据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防止反接的化成连接条,包括正极端子帽1、负极端子帽2,所述的正极端子帽1、负极端子帽2为圆饼状,以及用于连接正极端子帽1和负极端子帽2的连接横梁3,在连接横梁3上靠近正极端子帽1的一侧铸造有凸起的正极标识4,在连接横梁3靠近负极端子帽2一侧铸造有凸起的负极标识5,负极端子帽2上有一贯通孔,正极端子帽1上有盲孔,在正极端子帽1顶部有一个凹槽6,在凹槽6中注满红色油漆作为红色标识7。
本实用新型将正极端子帽1顶部制作成封闭结构,正极端子帽1厚度为2-3mm,这样既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变形,又为后续凹槽6制作提供了承载,然后在正极端子帽1顶部铸出一个0.5mm的凹槽6,凹槽6直径为正极端子帽1顶部直径的3/4,这样防止了凹槽6边缘变形。
所述的正极端子帽1顶部制作的凹槽6需在连接条铸造成型冷却后,向里面注入红色油漆,随后进行烘干,在使用时,正极端子帽1上的红色油漆能对人眼形成有效刺激,避免连接时接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华中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华中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8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极耳整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列车蓄电池专用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