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接试片破检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6375.0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7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滋东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试片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焊接零件总成破检的工装,更具体地来说它是一种焊接试片破检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零部件的批量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所焊接零件的撕裂性能能够满足要求,需要在每个班开班的时候对现生产的所有零件进行破检。对于点焊的零件,目前都是采用焊接后的总成零件直接破检,由于点焊的零件种类较多,容易造成破检人员很大的工作量;同时由于直接采用零件破检,很容易造成零件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背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焊接试片代替焊接总成进行破检的焊接试片破检工装。其结构简单,衔接紧凑;试片固定牢靠,检测精度高;可以节约大量的材料,减少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焊接试片破检工装,它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U形铰链、第一T形铰链、第二T形铰链、第一销钉、螺杆和球头;
第一框架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上侧和下侧均各设置有一个U形铰链,第一通孔的上侧的U形铰链均位于第一框架上端边缘,第一通孔的下侧的U形铰链均位于第一框架下端边缘,U形铰链的两个尖端均设置有横向螺栓孔;
每个第一通孔的上部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框架,第二框架上端边缘均固定有与第一通孔上侧固定的U形铰链配合的第一T形铰链,第一T形铰链均倒立放置,第一T形铰链的上部尖端均设置有销轴孔,第一T形铰链的上部尖端均位于第一通孔上侧的U形铰链的两个尖端之间,第一销钉依次穿过第一通孔上侧的U形铰链的一个尖端的横向销轴孔、第一T形铰链的上部尖端的销轴孔、第一通孔上侧的U形铰链的另一个尖端的横向销轴孔将第二框架的上端边缘与第一框架的上端边缘铰接,第二框架的中央设置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
第二框架下端边缘固定有与第一通孔的下侧固定的U形铰链配合的第二T形铰链,第二T形铰链的竖直尖端中部均设置有销轴孔,第二T形铰链的竖直尖端中部均位于第一通孔的下侧U形铰链的两个尖端之间,第二T形铰链的竖直尖端端部均与螺杆的一端连接,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球头;
工作时,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的下侧U形铰链的一个尖端的横向销轴孔、第二T形铰链的竖直尖端中部的销轴孔、第一通孔的下侧U形铰链的另一个尖端的横向销轴孔将第二框架的下端边缘与第一框架的下端边缘固定。
优选地,U形铰链的底端设置有两个纵向螺栓孔,螺钉穿过纵向螺栓孔将U形铰链固定在第一框架上。
进一步地,第一框架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三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T形铰链的水平杆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框架上端边缘连接;每个第二T形铰链的水平杆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框架下端边缘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其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衔接紧凑;
其二,本实用新型试片固定牢靠,检测精度高;
其三,本实用新型用焊接试片代替焊接总成进行破检,可以节约大量的材料,减少浪费;
其四,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器人工作站内部安装焊接试片破检工装的方法代替现有破检人员直接通过焊接总成进行破检的方式(现在很多零件由于焊点较多较密集,破检一个总成需要3~4个小时),有效的减轻了破检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U形铰链3;第一T形铰链4;第二T形铰链5;第一销钉6;螺杆7;球头8;第一通孔9;第二螺栓10;第二通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中所示的一种焊接试片破检工装,它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U形铰链3、第一T形铰链4、第二T形铰链5、第一销钉6、螺杆7和球头8;
第一框架1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9,第一通孔9的上侧和下侧均各设置有一个U形铰链3,第一通孔9的上侧的U形铰链3均位于第一框架1上端边缘,第一通孔9的下侧的U形铰链3均位于第一框架1下端边缘,U形铰链3的两个尖端均设置有横向螺栓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滋东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滋东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6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拼装电工底盒
- 下一篇:一种线缆引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