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热通道微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1040.X | 申请日: | 2017-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0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威;庞晓风;冯剑超;刘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威;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热 通道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散热密度机房排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热通道微模块。
背景技术
机房内机柜服务器集成密度越来越高,服务器的发热量越来越大,为了保证高散热密度机房内服务器工作在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下,目前高散热密度机房排热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目前高散热密度机房排热主要有如下两种方式:
其一是精密空调精确送风,该方式机房室内采用风道将精密空调的冷风直接引至服务器机柜,主要优点是实现了冷风直接引至服务器机柜,使机柜服务器进风处于较理想的低温状态下,缺点是风机需要选用可以克服风道阻力的大压头风机,因此风机功耗较大,随之带来了精密空调功耗较大;另外,采用该方式排热,一方面因风道中的冷量分配不均,不能有效解决机房局部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因机房内服务器机柜排风口距离精密空调回风口远近不同,容易产生远距离机柜排风回风不畅而使机房局部环境温度高于设定值的局部热点问题。
其二是采用冷冻水型列间空调形式,布置在两台机柜的中间,实现就近制冷。较精密空调相比,冷冻水型列间空调送风传输距离近,无需选用功耗大的大压头风机,也因靠近热源制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机房内局部热点问题。且为保障冷冻水型列间空调送风有效的传至服务器机柜进风口,其回风有效的吸收服务器机柜高温排风,通过一定的外围通道进行隔绝,提高了列间空调排热效果。但采用冷冻水型列间空调,会将水引入机房,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成一体化模块化设计理念,集成灵活、快速部署、便于扩容、管理性强;采用模块化顶置热管与冷热通道结合的冷量提供方式,能够优化气流、按需制冷、提高效率、解决局部热点问题;顶置热管采用氟利昂类制冷工质,利用重力驱动,在节能运行基础上,无水进入机房,保障系统安全运行;模块化顶置热管置于封闭冷通道顶部,不占用机房占地面积,提高了机房装机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热通道微模块,包括模块化机柜、模块化通道组件、模块化顶置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块化机柜成列放置,每列机柜中布置若干个模块化机柜;
每列模块化机柜的一侧为进风侧,另一侧为排风侧;
各列模块化机柜之间间隔布置,相邻两列模块化机柜之间的进风侧相对布置或排风侧相对布置,进风侧相对布置的两列模块化机柜之间形成冷通道,排风侧相对布置的两列模块化机柜之间形成热通道;
所述模块化通道组件包括通道门、型材框架、通道挡板和旋转天窗;
所述冷通道和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通道门;
所述冷通道或热通道的顶部布置所述型材框架,所述型材框架的顶部布置所述模块化顶置热管;
所述通道挡板用以实现所述冷通道或热通道的封闭和隔离,从而形成封闭冷通道或封闭热通道;所述旋转天窗置于所述封闭冷通道或封闭热通道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冷热通道微模块还包括模块化供配电单元,所述模块化供配电单元置于成列模块化机柜列头位置且相邻两列模块化机柜共用一套模块化供配电单元。
优选地,所述冷热通道微模块还包括模块化布线单元,所述模块化布线单元置于模块化机柜顶部。
优选地,所述冷热通道微模块为整体框架结构;所述模块化供配电单元、模块化机柜均为拼装型材,且沿所述模块化供配电单元、模块化机柜宽度方向的型材顶部、底部,布设有照明灯带。
优选地,所述冷、热通道间隔布置且冷、热通道不同时封闭。
进一步地,当为封闭冷通道时,所述模块化顶置热管置于封闭冷通道所述型材框架顶部,此时,所述模块化顶置热管吸收未封闭的热通道内的所述模块化机柜高温排风后,将冷却后的低温空气送至封闭冷通道内,冷空气再由所述模块化机柜前部进风侧吸入经过服务器温升后通过所述模块化机柜顶部和后部再回流至所述模块化顶置热管风侧吸入;
或,
当为封闭热通道时,所述模块化顶置热管置于封闭热通道所述型材框架顶部,此时,所述模块化顶置热管吸收封闭热通道内的所述模块化机柜高温排风后,将冷却后的低温空气送至未封闭冷通道内,冷空气再由所述模块化机柜前部进风侧吸入经过服务器温升后通过所述模块化机柜顶部和后部再回流至所述模块化顶置热管风侧吸入。
优选地,所述模块化机柜有接地铜排、可在机柜深度范围内自由调节的安装立柱,无前门、后门、顶板、底板;成列机柜间无侧板;把边机柜有侧板;所述接地铜排与地面实现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威;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赵威;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1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