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用集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0529.5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5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潘淦;许爱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福海鱼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79/02 | 分类号: | A01K79/02;F21S8/00;F21V33/00;F21V29/56 |
代理公司: |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416 | 代理人: | 徐翔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 养殖 用集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集鱼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目前我国围网船队所使用的人工集鱼装置通常为浮子加入人工网的传统模式,集鱼效果较为单纯,且无任何具有诱鱼效果的配件,集鱼效果不好;此外,现有的集鱼灯由于在水下,要求较高的密封效果,导致集鱼灯的散热效果不好,影响集鱼灯的使用寿命。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集鱼效果好的水产养殖用集鱼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集鱼效果好的水产养殖用集鱼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产养殖用集鱼装置,包括浮子、网片、集鱼灯、诱集装置和气味集鱼球,所述网片设置在浮子下方,所述集鱼灯设置在网片的两侧,所述集鱼灯包括过线圈、灯头柱、散热体、PC透镜、螺栓、灯柱、下板和吊环,所述过线圈与灯头柱连接,所述灯头柱设置在散热体的顶面上,所述灯柱设置在散热体的底面上,所述灯柱呈中空设置,所述下板设置在灯柱下方,所述散热体与下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PC透镜套设在灯柱上,所述PC透镜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吊环设置在散热体的顶面上,所述诱集装置设置在网片的右侧,所述诱集装置包括串接设置的饵料箱、沉子和下料管道,所述饵料箱内部中间设置有水平的网状板,所述沉子设置在底层饵料箱的底部,所述下料管道通过支管与每个饵料箱均连通设置,所述气味集鱼球设置在网片的底部,所述气味集鱼球包括球体和圆环,所述球体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圆环通过连接绳与上半球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灯柱呈六棱柱状设置,所述灯柱的每个侧面上设置有五个光源。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密封圈顶面与散热体底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底面与PC透镜顶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密封圈顶面与PC透镜底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密封圈底面与下板顶面贴合设置。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支管与下料管道呈一夹角,该夹角大于30度小于60度。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球体包括上半球和下半球,所述上半球和下半球通过螺纹连接设置。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球体内部装有重鱼油浸泡过的布条,布条的材质为吸收能力强的棉纤维。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集鱼灯,增加集群规模,从而达到增强诱集鱼群的效果,通过灯柱呈中空设置,使用的过程中内部的温度高,四周的温度低,使四周低温的水能进入灯柱内形成回流,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集鱼灯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有PC透镜,改变了传统玻璃易碎的缺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诱集装置,让鱼群保持在浮子周围并吸引新鱼群,提高人工集鱼装置的鱼群保持力,网状板方便承载饵料,也方便上下连通。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气味集鱼球,利用气味制造饵料假象的气味集鱼球能进一步增强诱集效果,提高鱼类集群规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用集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用集鱼装置中集鱼灯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用集鱼装置中气味集鱼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浮子;2、网片;3、集鱼灯;31、线圈;32、灯头柱;33、散热体;34、灯柱;341、光源;35、下板;36、PC透镜;361、第一密封圈;362、第二密封圈;37、螺栓;38、吊环;4、诱集装置;41、饵料箱;411、网状板;42、沉子;43、下料管道;44、支管;5、气味集鱼球;51、球体;511、通孔;512、上半球;513、下半球;52、圆环;53、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福海鱼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福海鱼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0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无人海上灯光诱鱼平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黄鳝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