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相抽提‑生物通风一体化土壤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2440.4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8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廷辉;潘澄;盛月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晟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相抽提 生物 通风 一体化 土壤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相抽提-生物通风一体化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气相抽提技术(SVE),是通过在不饱和土壤层中布置提取井,利用真空泵产生负压驱使空气流通过污染土壤的孔隙,解吸并夹带有机污染物流向抽取井,最终在地上进行污染尾气处理,从而使污染土壤得到净化的方法。该技术对高浓度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在较短时间内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但随着土壤污染物浓度的降低,去除效率逐渐下降,对土壤中残留的低浓度污染物去除能力有限; 生物通风技术(BV),是通过将空气注入受污染土壤中,同时通过注液系统添加N、P等营养物质或菌剂,强化有机物挥发速率和生物降解速率,并为有机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电子受体和营养物质,从而得到去除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目的;该技术对土壤中低浓度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且通过生物好氧作用,对污染物去除较为彻底;但由于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中微生物群具有一定毒害抑制作用,故该技术不适用于对较高浓度污染土壤进行直接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针对气相抽提和生物通风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处理过程中各自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合上述两种修复技术的一体化处理装置,通过交替进行气相抽提和生物通风处理,在发挥各自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互补不足,提高对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的处理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相抽提-生物通风一体化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污染土壤层、抽提-通风管、气相抽提系统、生物通风系统、气压平衡系统;所述抽提-通风管通过四通接头分别与气相抽提系统、生物通风系统、气压平衡系统连接,所述抽提-通过风管与污染土壤层为插入式连接;所述气相抽提系统、生物通风系统、气压平衡系统均设于污染土壤层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抽提-通风管包括干管、一组与干管并列间隔垂直连接的插入污染土壤层的硬质筛管,所述干管平行设于污染土壤层上方,所述干管通过管路V连接四通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气相抽提系统包括真空泵和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四通接头通过管路I依次与真空泵和尾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四通接头与真空泵之间的管路I上设有阀门I。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生物通风系统包括生物活化剂添加仓和鼓风泵,所述四通接头通过管路II分别与生物活化剂添加仓和鼓风泵连接,所述管路II上设有阀门II,所述生物活化剂添加仓与阀门II之间设有阀门III。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气压平衡系统包括压力表和放气阀,所述四通接头通过管路IV依次与压力表和放气阀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气相抽提和生物通风两种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优势,互补不足,提高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同时,在装置设计制造上采用一体化集成模式,降低了装置体积,便于运输转移,提高了施工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一种气相抽提-生物通风一体化土壤修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晟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晟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2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