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子绕线机上的线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2423.0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0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绕线机上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定子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定子绕线机上的线杯机构。
背景技术:
定子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铁芯和漆包线绕组组成,定子的组装即是将漆包线绕组嵌入铁芯(俗称上线),再进行绑线和整形。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手工上线方式逐渐演变为机械上线,而机械上线一般通过定子绕线机和定子嵌线机完成,定子绕线机将线绕制在线杯上,然后将线杯使用到定子嵌线机上,完成漆包线嵌入。现有的线杯一般有外导柱和内导柱两层导柱组成,其外导柱一般为塑料材质,内导柱为金属材质,在与定子嵌线机配合使用过程中内导柱的外壁常常受到磨损,导致内导柱外表面不光滑,在嵌线过程中,漆包线在内导柱上移动容易造成线伤(指刮掉漆包线外漆),从而影响定子性能,因此需要常常修磨内导柱。然而现有的内导柱一般通过螺钉固定在线杯上,修磨时需要取下内导柱,需要反复拆卸螺钉和安装螺钉,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内导柱安装拆卸方便,从而便于内导柱的修磨工作的定子绕线机上的线杯机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子绕线机上的线杯机构,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下底座上成型有贯穿下底座上下端面的若干台阶孔,所述上底座的底面成型有与所述台阶孔相对应的螺纹孔,紧固螺栓穿过台阶孔螺接紧固在所述螺纹孔内,台阶孔四周的下底座顶面上成型有圆锥形的沉孔,上底座上成型有与所述沉孔相对应的过孔,所述过孔内插接有竖直的内导向柱,沉孔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绕沉孔中心呈环形均匀分布的支轴,所述支轴上插套有支板,所述支板与沉孔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支板和沉孔内壁上,所述内导向柱插接在支板围设形成的中心孔内,支板与内导向柱之间压靠有限位球,上底座的底面压靠在所述限位球上;
所述过孔外侧的上底座上成型有插孔,所述插孔内插接有外导向柱,上底座的外侧壁上成型有顶紧孔,所述顶紧孔内螺接有顶丝,所述顶丝将外导向柱紧固在上底座内。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上底座压靠在下底座上,紧固螺栓将上底座和下底座紧固连接,上底座的底面压靠在所述限位球上,使得限位球的一端压靠在内导向柱上将内导向柱压紧在沉孔内,从而使内导向柱不易脱离上底座,限位球被压紧时,支板可在支轴上转动且第一压簧对支板进行限位。而需要拆卸内导向柱时,只需松开紧固螺栓,不需要取下,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存在间隙,加之第一压簧的弹力作用,限位球上移解除对内导向柱的压靠,即可取下内导向柱,无需每根内导向柱都拧松螺钉进行拆卸,拆卸方便。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绕线机上的线杯机构无需通过螺钉来连接内导向柱,方便了内导向柱的拆卸和安装,为内导向柱的修磨工作带来了便利。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沉孔的底面上抵靠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上端抵靠在内导向柱的底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限位球的一端成型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抵靠在内导向柱的侧壁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均呈圆形,内导向柱、外导向柱、沉孔、插孔、顶紧孔均绕上底座的中心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内导向柱和外导向柱的数量相等,内导向柱的直径小于外导向柱的直径,内导向柱采用金属材质,外导向柱采用塑料材质。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支轴设有四个,所述支板和限位球均设有对应的四个,支板和限位球绕沉孔的中心呈环形均匀分布,沉孔和内导向柱的中心线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下底座的底面中部成型有定位块,所述台阶孔成型在所述定位块四周的下底座上,台阶孔至少设有三个,台阶孔绕下底座的中心呈环形均匀分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下底座的侧壁上成型有支杆,所述支杆上成型有定位柱。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沉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2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脱壳装置的转子输送通道
- 下一篇:一种转子绕组的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