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管制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1812.1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8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唐世平;潘文强;马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文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制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管制造模具。
背景技术
原有弯管是用弯管折弯机制作,把弯管放置在折弯管机指定位置上待弯管机夹紧后手松开,折弯机按照指定程序一段一段折弯,待折好弯后再用手取拿产品,制作效率慢且存在一定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弯管制造模具,通过用模具弯曲成形来保证管子在制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提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弯管制造模具,包括下托板,下托板上固定有下垫脚,下垫脚上设置下模座,下模座与下托板之间设置下模弹簧,下模座上固定有下垫板,下垫板上固定下模成型块,下模成型块上设置上模成型块,上模成型块固定在上垫板上,上垫板固定在上模座上,上模座与上垫板之间设置有上模弹簧,上下模都是活动式的,两头的上模成型块浮起中间不动,两头的下模成型块浮起高度比中间高15-20mm。
本实用新型的弯管制造模具,将弯管产品放置在模具下模成型块上,靠两头定位顶住长度方向,左右方向靠成形块仿形定位。产品在模具成形过程中通过上下两头成形块先把产品压住后再弯曲,上模弹簧压料力需比下模弹簧力较小。这样通过用模具弯曲成形来保证管子在制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模具未闭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模具上模开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模具下模开模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一种弯管制造模具,包括下托板1,下托板1上固定有下垫脚2,下垫脚2上设置下模座3,下模座3与下托板1之间设置下模弹簧12,下模座3上固定有下垫板4,下垫板4上固定下模成型块5,下模成型块5上设置上模成型块6,上模成型块6固定在上垫板7上,上垫板7固定在上模座8上,上模座8与上垫板7之间设置有上模弹簧14,上下模都是活动式的,两头的上模成型块6浮起中间不动,两头的下模成型块5浮起高度比中间高15-20mm。
模具装配如图2所示,上模座8与上垫板7之间通过上合销11以及上螺丝15锁紧,两头成型块装配通过上模弹簧14脱料并用等高套筒13来拉住成型块,左右前后靠成型块和挡块外形来定位位置,所以成型块外形需保证正寸,两头成型块压料行程20mm。下模座3和下垫板4之间通过下合销17定位并用下螺丝18锁紧,两头成型块装配用等高套筒9拉住。下垫脚2和下托1板用螺丝24锁紧,安装氮气下模弹簧板与下托板1用螺丝23锁紧,并装上氮气下模弹簧12。再把下模座3与下垫脚2之间用螺丝10锁紧。最后装上外导柱25及限位柱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文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文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1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汽车横梁支架拉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