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船两用放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1202.1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4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亮;王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华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06 | 分类号: | B65G53/06;B65G5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李琳;杨桦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灰库 电厂 双侧卸料器 本实用新型 车船两用 放灰系统 出料端 灰管道 压缩空气进气管道 真空释放阀 粉煤灰 电加热器 顶部设置 气化风机 运输成本 运输方式 煤灰 输灰管 驳船 厂区 卸料 锅炉 终端 客户 利润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船两用放灰系统,包括电厂中转灰库,电厂中转灰库的顶部设置有厂区输灰管卸料终端,电厂中转灰库上还设置有压缩空气进气管道、真空释放阀、电加热器以及气化风机,所述电厂中转灰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端,所述出料端上设置有双侧卸料器,双侧卸料器的一侧通过第一放灰管道与驳船相连,双侧卸料器的另一侧通过第二放灰管道与汽车相连。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建立一座较小的电厂中转灰库,就可以实现水陆两种运输方式,大大减低了运输成本,也扩展了粉煤灰的客户半径,提高了锅炉煤灰的利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发电厂的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临江/临河电厂的灰渣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大部分我国南方的的电厂和少数北方的电厂建在江边或者河边,临江/临河发电厂的灰渣外运时,一般采用汽车或者驳船来运输,两种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汽车运输灰渣,缺点是成本高,污染大,劳动强度大,运输距离短,单次运量小等,优点是运输及时,受外界和天气影响较少,不用建很大的中转灰库,节省投资;而驳船灰渣运输,缺点是受外界气象及河流水文情况影响大,社会驳船数量相对汽车较少,不利于及时调度,需要建最大间隔时间的灰库,一次土建投资很大,优点是,运输成本低,运运输距离长,单次运量大。这两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均很明显,显然用单一的运输方式运输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江/临河电厂的车船两用放灰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临江电厂汽车运输和驳船运输灰渣存在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车船两用放灰系统,包括电厂中转灰库,电厂中转灰库的顶部设置有厂区输灰管卸料终端,电厂中转灰库上还设置有压缩空气进气管道、真空释放阀、电加热器以及气化风机,电厂中转灰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端,所述出料端上设置有双侧卸料器,双侧卸料器的一侧通过第一放灰管道与驳船相连,双侧卸料器的另一侧通过第二放灰管道与汽车相连。
优选的是,还包括车用收尘风机,车用收尘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汽车相连,车用收尘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厂中转灰库相连通。
优选的是,还包括船用收尘风机,船用收尘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驳船相连,船用收尘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厂中转灰库相连通。
优选的是,第一放灰管道靠近所述驳船的一端为金属软管。
优选的是,所述船用收尘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驳船通过金属软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用简单的技术实现了水陆两种运输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中转灰库的出料端设置双侧卸料器,这样采用一座较小的中转灰库,就可以实现水陆两种运输方式,大大减低了运输成本,也扩展了粉煤灰的客户半径,提高了锅炉煤灰的利润;
(2)减少放灰过程中的溢尘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卸灰过程中的溢尘问题,现有技术船运灰时,溢尘管一般通往河底,污染河道,对河流生态造成了危害,本系统通过增设船用收尘风机解决了这一问题,把装船过程中的溢尘,通过风机送回中转灰库内;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车用收尘风机,还能将装车过程中的溢尘通过风机送回中转灰库,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华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华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1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用花篮的快速上下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粉料的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