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塔废气处理的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9205.1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1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昌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昌民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3/78;B01D53/56;B01D53/64;B01D53/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74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处理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排放及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将生产时所产生废气进行处理,实现废气达标排放的废气处理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大气、水源及土壤污染日趋严重,政府主管部门对排污企业也加大了处罚及监管力度,排污企业的排放物只要超标就罚款,而且是按日计罚,罚款数额巨大,导致排污企业难以承受,在废气排放过程中,目前企业采用的废气塔一旦喷淋系统异常、药剂不足或者水量不足,就可能导致排放超标,而目前采用的废气净化装置没有相应监控装置,不能在出现上述异常时及时处理,从而导致排出超标废气污染环境,以及造成喷淋水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废气浓度传感器及浓度报警器,便于及时根据废气浓度调整喷水量的废气塔废气处理自动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气塔废气处理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废气产生装置,与废气产生装置相连通的排放口,还包括收集废气的废气塔,进水管,至少两台与进水管连通的喷淋泵,与喷淋泵连通的喷淋水管,至少两根设于喷淋水管上的喷水管;至少一个设于废气塔或排放口内的废气浓度传感器,与废气浓度传感器相连接的浓度报警器;所述排放口设于废气塔顶部,喷水管与废气塔连通,所述喷淋泵均与浓度报警器相连接;在排放口的上端开口处还设有除雾装置。
优选地,还进一步包括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分别与废气产生装置及废气塔相连通。
优选地,排放口为三个,在其中一个排放口内设有一个废气浓度传感器;每个排放口上端开口处均设有除雾装置。
优选地,所述喷淋泵为五台,每台喷淋泵均分别与进水管与喷淋水管连通;浓度报警器与每台喷淋泵相连接。
有益技术效果:在废气塔或者排放口内设置一个或几个废气浓度传感器,废气浓度传感器随时将监测到的废气浓度传送至浓度报警器,浓度报警器与设定的废气浓度数据进行对比,一旦废气浓度超过设定值,浓度报警器则控制增加开启一台或多台喷淋泵,增加喷淋水量,直至废气浓度达标或者低于设定值,浓度报警器则可视情况将一台或几台喷淋泵停机;在排放口开口处还设有除雾装置,便于消除在阴雨天产生于排放口开口处的水雾,从而减小因此而给附近居民带来的恐慌;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废气浓度大小来调整开启的喷淋泵的台数,不仅可防止废气超标排放,而且有利于减少喷淋水量,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废气塔废气处理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废气产生装置1,与废气产生装置1相连通的排放口2,还包括收集废气的废气塔3,进水管4,至少两台与进水管连通的喷淋泵5,与喷淋泵连通的喷淋水管6,至少两根设于喷淋水管上的喷水管;至少一个设于废气塔或排放口内的废气浓度传感器7,与废气浓度传感器7相连接的浓度报警器8;所述排放口2设于废气塔顶部,喷水管与废气塔3连通,所述喷淋泵5均与浓度报警器8相连接;在排放口的上端开口处还设有除雾装置10。
除雾装置10可采用市售的叠式除雾板,主要是去除水雾,减少水的喷出及降低排放口视角上的雾气,所有气体均经过除雾装置。
喷水管数量可根据废气塔3的大小来设定,确保喷淋无死角,彻底净化废气;同样地,废气浓度传感器7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放置于废气塔3内或者排放口2内。废气塔3的排放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为了更好的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还进一步包括预处理装置9,所述预处理装置9分别与废气产生装置1及废气塔3相连通。预处理装置9也即初级废气塔,初级废气塔根据废气的种类分类中和或加药剂反应处理,如含氰废气用漂白水加碱处理,含铬废气先用亚硫酸钠还原再加碱中和处理,硝酸废气先氧化吸收再中和处理等。有些热量大的废气可通过高压喷射冷却溶解法处理,从而减轻水蒸气导致视觉上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排放口2为三个,在其中一个排放口内设有一个废气浓度传感器7;每个排放口上端开口处均设有除雾装置。
在废气塔3中还设有针对有机废气净化的UV光解设备,同样采用浓度报警器8控制UV光解设备分解有机废气。
所述喷淋泵5为五台,每台喷淋泵5均分别与进水管4与喷淋水管6连通;浓度报警器8与每台喷淋泵5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昌民,未经林昌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9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