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牵引力驱动转动臂转动的牵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8906.3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9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永强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横臂 牵引器 牵引力 后臂 驱动转动 后导轮 前导轮 转动臂 缆环 立柱 转动 上端 牵引 本实用新型 固定设置 两侧端部 曲度牵引 在操作中 整个操作 上端部 固连 铰接 颈托 受力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利用牵引力驱动转动臂转动的牵引器,包括立柱、颈托、头兜、绳缆和牵引器,还包括斜后臂、转动臂、牵引横臂、后导轮、前导轮和集缆环,斜后臂的下端与立柱上端连为一体,在斜后臂的上端部设置有后导轮,转动臂下部铰接在位于斜后臂下方的立柱上,牵引横臂中部与转动臂上端相固连,前导轮分别设置在牵引横臂两侧端部,集缆环固定设置在牵引横臂中部,与头兜相连的绳缆分别经前导轮、集缆环和后导轮同牵引器相连;通过本技术方案,牵引开始无须再设置初始角度,利用牵引力驱动转动臂转动,直接实现曲度牵引,并且大大减化了结构,改变了绳缆在牵引时的受力方向,在操作中更佳稳定可靠,无需辅助人员即可完成整个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牵引力驱动转动臂转动的牵引器。
背景技术
颈椎病主要是头颈部外伤、不良姿势、慢性劳损、先天性椎管狭窄等原因造成,主要原因是颈椎原有的生理曲度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牵引疗法在过去是治疗颈椎病首选方法之一,使用牵引的预期作用主要是:1.增加椎间隙,2.放松颈后部肌肉,3.松解神经根压迫;但近年来实际的临床运用发现这些作用并不明显,许多颈椎病患者在牵引后,特别是长时间牵引后,颈椎病的症状不但未能减轻,反而加重。
本申请人在2012年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号为201210344037.7,发明名称为转动式颈椎曲度牵引器,在发明专利中,改变了以往的垂直牵引方式,采用曲度牵引方式,不但可以达到传统牵引方法的预期效果,还可以促使颈椎恢复生理前屈曲度。
但是上述发明专利的结构较为复杂,并且需要其它人员辅助操作。
其中的支撑轴有两个作用,一是转动轴,通过转动带动转动支架转动,从而实现曲度牵引;另一个作用是支撑作用,它支撑着转动支架,来自各个方面所有的受力都靠它来支撑,这样的结构使得它在支撑的同时,有时难以完成转动功能。
其中的牵引支架的绳缆的方向是在一个平面上,前后两个滑轮,绳缆的摩擦力很小,当转动支架有时不转动时,绳缆还可以继续移动,从而有时发生垂直牵引现象,而当转动支架转动角度过大时,牵引力消失,转动支架快速倒向后方;为此为了保证转动支架牵引时同步转动,一般都预先设定初始角度,但是初始角度设置小了,转动支架不同步转动,初始角度设置大了,牵引力还没有达到足够大时,转动支架后倒造成牵引力消失,由于人体身高的不同初始角也因人而异有一定的变化,从而造成在使用过程中产品运行不够稳定,有时还需要有经验的人员进行辅助操作。
其中的转动支架设置较为复杂,由支撑轴、一对转动臂、一对牵引支架组成,支点较多,绳缆前面与牵引支架有一个角度,后面绳缆与牵引支架有一个角度,这两个角度在牵引过程中都是时刻变化的,加之转动臂支撑的不是牵引支架的正中部,所以使得转动的角度常常出现不确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牵引力驱动转动臂转动的牵引器,通过本技术方案,牵引开始无须再设置初始角度,直接实现曲度牵引,并且大大减化了结构,改变了绳缆在牵引时的受力方向,从而有效的弥补了上述发明专利技术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牵引力驱动转动臂转动的牵引器,包括立柱、颈托、头兜、绳缆和牵引器,所述颈托设置在立柱前面上,所述头兜两侧分别与绳缆相连,还包括斜后臂、转动臂、牵引横臂、后导轮、前导轮和集缆环,所述斜后臂向后倾斜,斜后臂的下端与立柱上端连为一体,在斜后臂的上端部设置有后导轮,所述转动臂的中上部向前倾斜,转动臂下部铰接在位于斜后臂下方的立柱上,所述牵引横臂水平横向设置,牵引横臂中部与转动臂上端相固连,所述前导轮分别设置在牵引横臂两侧端部,前导轮的转向与牵引横臂平行,所述集缆环固定设置在牵引横臂中部,与头兜相连的绳缆分别经前导轮、集缆环和后导轮同牵引器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臂为两根并排设置在立柱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永强,未经魏永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8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