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吊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5935.4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0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宋少亮;陈晓宇;黄梅;寇润恩;陈安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柔电缆(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8 | 分类号: | H01B5/08;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7/28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吊电缆。
背景技术
中国垃圾处理行业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垃圾处理市场容量有了显著增加,市场渗透率迅速提高,进入环卫行业的企业数量也在迅猛增加。随着环境问题逐渐被重视,节能、环保成为各国的发展主题,已经开始为垃圾处理提供产业发展的机会。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以上,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仅中国每年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由于垃圾处理量巨大,垃圾吊起重机不得不长时间连续运行,由于垃圾吊起重机的垃圾吊电缆的线芯是围绕着中心承拉元件呈螺旋状旋转绞合而成,当垃圾吊起重机开始工作时,线芯和中心承拉元件受力相同,长时间工作后,很容易超出线芯承担的拉力负荷,因此,垃圾吊电缆断芯现象频繁发生,不得不停机替换电缆,严重影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吊线缆,以解决垃圾吊电缆经常断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垃圾吊电缆,包括缆芯、挤包于所述缆芯外的内护套、挤包于所述内护套外的编织加强套和挤包于所述编织加强套外的外护套;
所述缆芯包括中心承拉元件和多个相互编织的线芯,所述线芯包设于所述中心承拉元件外。
可选的,所述线芯包括导体和绝缘层;
所述导体包括若干根相互绞合的股线,每一所述股线包括若干根相互绞合软铜线或若干根相互绞合软铝线;
所述绝缘层套于所述导体外。
可选的,所述股线的绞合方向与所述软铜线的绞合方向相反;
或者所述股线的绞合方向与所述软铝线的绞合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导体采用单丝直径为0.08mm的所述软铜线或软铝线。
可选的,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氟塑料。
可选的,所述中心承拉元件采用多股芳纶丝绞合而成。
可选的,所述内护套的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合成树脂或合成纤维。
可选的,所述编织加强套包括多股芳纶丝,多股所述芳纶丝相互编织绞合。
可选的,所述外护套的材质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
可选的,所述垃圾吊电缆工作环境温度为-50℃-105℃。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线芯围绕中心承拉元件编织在一起,并采用具有耐压缩、耐弯曲疲劳、高回弹性的合成橡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护套和外护套,一方面编织在一起线芯承受的拉力负荷增大,并且依靠这种编织方式,当垃圾吊起重机开始工作垃圾吊电缆受到外部拉力时,中心承拉元件分散大部分外部拉力,缆芯承受的拉力大大减小,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垃圾吊电缆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断芯的现象;另一方面采用合成橡胶,进一步削弱缆芯承受的拉力,从而能够满足垃圾吊起重机长时间往复工作的高强度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垃圾吊电缆结构图。
其中,图中标号为:缆芯1、内护套2、编织加强套3、外护套4、中心承拉元件101、线芯102、导体1021、绝缘层10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吊电缆,能够有效减少垃圾吊电缆断芯的频率,提高垃圾吊电缆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垃圾吊起重机的工作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柔电缆(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德柔电缆(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5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录音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导电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