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钣金快速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5334.3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9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吴连连;李志涛;夏源渊;刘建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1/06 | 分类号: | B21D1/06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6 | 代理人: | 单虎 |
地址: | 337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修复工具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钣金快速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钣金修复工艺,是使用铁锤进行敲击和铁勾进行修复,容易在修复过程中,导致修复位的周边产生压痕或变形,损坏或碰凹其它钣金、板材。这种修复方式也不适宜在生产线上进行,必须把零件单独取出并放在固定的地方进行敲击捶打修复,搬运过程中容易被零件锋利的钢板所割到,某些车型的门、尾盖、机盖体积较大,生产地域较窄也很容易碰伤零件和碰伤员工,有较高的安全隐患。也有修复方式是使用硬胶作为修复直接接触工具,通过手敲进行修复,但此修复方式容易发生打滑或打偏而产生掉漆,对钣金产生损坏,在钣金产生压痕和麻点,或使钣金凹凸范围扩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钣金快速修复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线上无法便捷快速地修复钣金凹凸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钣金快速修复装置,包括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顶压推杆以及用于将所述支架固定在钣金上的固定吸盘;所述顶压推杆用于沿垂直于所述支架的方向移动以修复钣金上的凸凹处;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观测孔,所述第一观测孔的轴线与所述顶压推杆的轴线相互重合;
所述顶压推杆上设置有用于测量钣金凹陷或者凸起高度的红外测距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上滑动设置有支撑垫板,所述支撑垫板位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和所述顶压推杆的下端面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垫板上设置有第二观测孔,所述第二观测孔与所述第一观测孔的轴线相互重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观测孔和所述第二观测孔均设置为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的锥形通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垫板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压推杆包括连接臂和顶杆,所述连接臂固定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中并与所述连接臂螺纹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杆的底端设置为球头锥形;所述顶杆的顶端设置有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的轴线与所述顶杆的轴线相互垂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臂包括L形支板和套筒,所述L形支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相连,所述套筒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垫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钣金的间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加强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吸盘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垫板的顶端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车身的机盖、尾盖、车门的包边发生钣金凹时,利用快速修复装置前端伸入凹点处的反面位置,从观测孔能够准确地定位到该凹点处,然后通过移动顶压推杆使其轴向移动顶压凹陷位置对应的凸点,使顶压推杆的底端将钣金上凸的地方地方往下顶平,即可在线上方便快捷地完成钣金修复而不需要搬运。并且该钣金快速修复装置还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便于随身携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钣金快速修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钣金快速修复装置的剖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附图标记:
1-支架; 2-顶压推杆; 3-固定吸盘;
4-红外测距仪; 5-支撑垫板; 11-第一观测孔;
12-滑槽;21-连接臂;22-顶杆;
23-把手杆;24-加强板;51-第二观测孔;
52-滑块;211-L形支板;212-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钣金快速修复装置,包括支架1、垂直设置在支架1上的顶压推杆2以及用于将支架1固定在钣金上的固定吸盘3;顶压推杆2用于沿垂直于支架1的方向移动以修复钣金上的凸凹处,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观测孔11,第一观测孔11的轴线与顶压推杆2的轴线相互重合。
顶压推杆2上设置有用于测量钣金凹陷或者凸起高度的红外测距仪4。通过红外测距仪4能够精确测量钣金凹陷或者凸起的高度,从而使操作人员在进行修复时,能够选择合适的力矩进行顶压。红外测距仪4优选地设置在套筒212的底端,可透过第一观测孔11和第二观测孔51中进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5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钢管生产中的预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楔横轧件的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