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互锁式透水基层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1992.5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1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孙炜宁;孙宏亮;吕丹;赵明月;张宇琦;吕臻;曹满;王彭;彭凌青;林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玛莎建材有限公司九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5/00 | 分类号: | E01C15/00;E01C11/2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5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 互锁 透水 基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互锁式透水基层,由透水混凝土主体、侧向排水口、互锁层、排空槽组成;其特征在于:透水混凝土主体的纵向两侧布置有侧向排水口,透水混凝土主体的横向两侧设有互锁层,透水混凝土主体的底面设有排空槽,排空槽与侧向排水口交汇,排空槽的半径为15mm。其通过预装配、互锁的方式,增强了人行路面的稳定性,缩短了施工的时间,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并且其透水性可以让自然降水迅速回补地下水,响应了海绵城市节约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的理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透水基层,属于海绵城市建设过程市政雨水治理设施。
背景技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装配互锁式整体人行路面基层,能有效的缩短工期、稳定路面,其本身具有透水性能,比老式水稳更加适宜海绵城市的建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路面基层,其通过预装配、互锁的方式,增强了人行路面的稳定性,缩短了施工的时间,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并且其透水性可以让自然降水迅速回补地下水,响应了海绵城市节约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的理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配互锁式透水基层,由透水混凝土主体、侧向排水口、互锁层、排空槽组成;其特征在于:透水混凝土主体的纵向两侧布置有侧向排水口,透水混凝土主体的横向两侧设有互锁层,透水混凝土主体的底面设有排空槽,排空槽与侧向排水口交汇,排空槽的半径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通过预装配的方式改变老式水稳整体浇筑的施工难度,并且省略了老式水稳的养护时间,节省工期15天以上;互锁的方式让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塌陷等现象,使基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自身具有透水的性能,使自然降水有效的回补地下水,积极响应了海绵城市的建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装配互锁式透水基层,由透水混凝土主体1、侧向排水口2、互锁层3、排空槽4组成;其特征在于:透水混凝土主体1的纵向两侧布置有侧向排水口2,透水混凝土主体1的横向两侧设有互锁层3,透水混凝土主体1的底面设有排空槽4,排空槽4与侧向排水口2交汇,排空槽4的半径为15mm。
透水混凝土主体1采用无砂透水混凝土,强度可达到C25以上,整体本身具有透水能力,既满足了路面强度的要求,又增强了透水性;
侧向排水口2在透水基层的层面可以形成雨水下渗通道,进一步增强雨水流量;互锁层3位于透水基层的侧面提供整体稳定性,单体与单体之间通过互锁的方式拼装,即增强了路面的整体稳定性,又保证了单体及整体的强度。底面排空槽4通过设计上半径15mm的槽型结构,保证水分均匀流动,降低土壤水分饱和的压力,使水分达到均匀渗透,提高土壤中水分的下渗力。
多个单体由互锁层3互相拼装后形成整体,地表雨水通过透水混凝土主体1,由于透水混凝土主体1为无砂透水混凝土,雨水通过透水混凝土主体1的孔隙率净化并渗透至底面排空槽4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又保证了铺装的透水性及净化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玛莎建材有限公司九台分公司,未经长春玛莎建材有限公司九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1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