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镜超声穿刺活检针外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9431.1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5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奇;王亚伟;陈明;李增军;孙永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耿媛媛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穿刺 活检针 内镜 可调式主轴 穿刺 固定环 后主轴 前主轴 外端 外用 支架 护理 可调式支架 不良事件 人力物力 伸缩功能 伸缩控制 发生率 针刺伤 耗材 伸入 节约 医生 配合 | ||
一种内镜超声穿刺活检针外用支架,可调式主轴具有伸缩功能,通过伸缩控制自身的长短;前主轴和后主轴的最外端上部均固定有用于内镜超声穿刺活检针伸入固定并限制超声穿刺针前端活动范围的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径大于内镜超声穿刺活检针的外径;前主轴和后主轴的最外端还固定有用于调节可调式主轴高度的可调式支架。使用本用具可以使一名护理人员独立完成穿刺物的收集操作及配合医生反复穿刺的操作,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为医院减少人力物力,节约耗材和成本。避免两人手持同一超声穿刺活检针,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内镜超声穿刺活检针外用支架。
背景技术
超声内镜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有几十年之久,随着超声内镜在临床诊断的推广应用和内镜技术的不断提升,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是一种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的超声内镜诊断新技术,目前,其技术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声支气管镜和超声胃镜,用于纵隔肿物和腹腔肿物的穿刺活检已明确诊断。该项技术操作需要内镜医生应用超声穿刺活检针借助超声内镜来完成对疾病诊断的取检工作。一名医生负责病变的诊断、穿刺、取检;一名护士负责固定超声内镜,防止穿刺过程中超声内镜移位,造成穿刺失败。一名护士负责准备、安装、固定超声穿刺针,穿刺结束穿刺针取出后,一名护士持住穿刺针后端,并将穿刺针内的穿刺物用导丝导出,另一名护士需固定穿刺针前端,防止穿刺针在操作中大幅度移动造成穿刺物乱溅收集失败和污染。
本项技术操作参与的人力较多,综合国内外操作情况及本院内镜科具体工作情况,该项操作一般需要1名医生和2-3名护理人员共同配合完成操作。结合国内及本院护理人员大量紧缺的现状,超声内镜穿刺易造成护理工作成本高。另外,本项操作严格有创无菌操作,两人在同时手持穿刺针取标本时,存在造成穿刺针针刺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镜超声穿刺活检针外用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镜超声穿刺活检针外用支架,包括有相互套接成可调式主轴的前主轴和后主轴;可调式主轴具有伸缩功能,通过伸缩控制自身的长短;前主轴和后主轴的最外端上部均固定有用于内镜超声穿刺活检针伸入固定并限制超声穿刺针前端活动范围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径大于内镜超声穿刺活检针的外径;所述前主轴和后主轴的最外端还固定有用于调节可调式主轴高度的可调式支架。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前主轴和后主轴均呈空心管状,前主轴套于后主轴的内部;前主轴右端的外部设有后挡块;后主轴的左端内部设有前挡块;所述后挡块的外径等于后主轴的内径;前挡块的内径等于前主轴的外径。
进一步的,可调式支架包括有固定于前主轴或后主轴外侧的固定盒;所述固定盒成空腔式结构,前后两侧各设有两个铰接安装孔;还包括两个相互啮合连接的齿轮,齿轮中心处设有铰接轴,铰接轴固定于铰接安装孔中;齿轮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调节支架,第一调节支架通过铰接连接点铰接连接于第二调节支架。
进一步的,可调式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可调式支架张开角度的固定部;固定部包括有带有空槽的档条,档条的一侧铰接于所述可调式支架上、另一侧经由锁紧螺钉连接于所述可调式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主轴、后主轴、固定环和可调式支架的材料均为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使用本用具可以使一名护理人员独立完成穿刺物的收集操作及配合医生反复穿刺的操作,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为医院减少人力物力,节约耗材和成本。避免两人手持同一超声穿刺活检针,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未经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9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肺穿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导向系统及其微调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