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车钩组件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9212.3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8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李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1/01 | 分类号: | B60D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车 组件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拖车钩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外情况导致车辆不能行驶,此时往往需要将车辆拖送到维修点进行维修。但是车辆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进行拖车时,拖车钩位置会不断的受到冲击,如果冲击力过大,或者拖车钩连接方式不到位,往往会导致拖车钩断裂,而目前的连接方式一般都是将螺纹套管直接焊接在防撞梁上,拖车钩一但出现断裂,拖车钩的断裂部分会留在螺纹套管内,导致拖车钩的断裂部分非常不容易取出,维修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拖车钩组件,该拖车钩组件可以快速地将断裂的拖车钩从车身上拆下,维修时间短,维修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拖车钩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拖车钩组件,包括: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上,所述螺纹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拖车钩,所述拖车钩与所述螺纹套管所述另一端螺纹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拖车钩组件,通过将螺纹套管可拆卸地设置在车身上,使得在拖车钩发生断裂时,可以将螺纹套管拆下,进而可以快速地将残留在螺纹套管中的部分拖车钩从防撞梁上拆卸下来,节省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纹套管的所述一端设置有第一紧固件,所述螺纹套管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夹设部分所述车身以将螺纹套管固定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的至少一个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螺纹套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纹套管的所述一端设置有轴肩,所述轴肩构造为所述第一紧固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紧固件构造为锁紧螺母,所述螺纹套管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螺纹套管所述另一端螺纹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紧螺母上设置有多个锁紧叶片以在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螺纹套管配合时夹紧所述螺纹套管所述另一端的外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纹套管的所述另一端伸出所述锁紧螺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拖车钩组件还包括:薄管,所述薄管焊接固定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所述螺纹套管穿过所述薄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纹套管与所述薄管间隙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拖车钩组件还包括:薄管,所述薄管焊接固定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所述螺纹套管穿过所述薄管;
所述锁紧螺母的靠近所述薄管的一端形成有避让槽以避让所述薄管与所述车辆的车身之间的焊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可以包括上述的拖车钩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拖车钩组件,因此该车辆维修速度快,维修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薄管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纹套管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纹套管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螺母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螺母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薄管与防撞梁配合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纹套管与薄管配合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螺母未锁紧时拖车钩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螺母锁紧时拖车钩组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拖车钩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拖车钩残留在螺纹套管内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拖车钩组件100,螺纹套管110,轴肩111,螺纹套管内段部112,螺纹套管外段部113,拖车钩120,锁紧螺母130,锁紧叶片131,避让槽101,薄管140,薄管内段部141,薄管外段部142,防撞梁内板211,防撞梁外板21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9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提高安全性能的牵引销
- 下一篇:一种机动车自牵引轮毂盘